跑一趟500公里的高速后,才知道混动车和油车的差别,都是真心话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原本计划好开开心心跑一趟500公里的高速,结果路上不是加油就是充电,不是堵车就是排队,最后到家比预期晚了大半天,整个人累得像被掏空?以前我开油车,总觉得“加油五分钟,续航五百公里”是理所当然的事。可自从换了混动车,跑了一趟长途高速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人说混动是“两头通吃”,既能用电省油,又能烧油跑长途;也有人说它是“两头不靠”,省油不如电车,省心不如油车。那到底谁说得对?跑完500公里高速,我终于懂了:混动车和油车的差别,真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先说说我这次的行程:从杭州回老家江西,全程大约520公里,中间只停一次服务区。我开的是朋友那辆比亚迪秦PLUS DM-i,官方纯电续航120公里,亏电油耗百公里3.8升。出发前,我心里还挺美:这车有电能当电车开,没电还能烧油,岂不是完美?结果一上高速,现实就给了我当头一棒。市区里那120公里的纯电续航,到了高速上直接缩水到七八十公里。为啥?高速行驶风阻大、车速快、空调耗电,电池掉电速度比市区快得多。我原本想着“用电跑一段,省点油钱”,结果还没出省,电量就见底了,只能全程当油车开。
这时候,混动车和油车的区别就出来了。从动力表现上看,混动车起步那一下确实爽,电机驱动安静又平顺,加速也比同价位油车猛。但一旦进入高速巡航,发动机介入后,那种“混动的高级感”就没了,发动机噪音、震动都来了,和普通油车没啥两样。有网友调侃:“低速是电车,高速是油车,混动就是个‘变色龙’。” 这话虽然有点损,但还真说到了点子上。你指望它全程安静平顺?对不起,高速上它就是一台靠发动机撑场面的车。
再来说说油耗。我一直以为混动车油耗低是铁板钉钉的事,结果这一趟跑下来,表显油耗6.2L/100km。啥概念?我那台老卡罗拉高速油耗也就6.5L左右。混动车省油,但前提是你要有电,而且是经常充电。像我这种没装家用充电桩的,纯电模式基本靠“蹭”——公司充一点,商场蹭一点,根本撑不了几天。一旦进入“亏电”状态,混动车的油耗优势就大打折扣,甚至和油车差不多。有数据为证:一年跑2万公里,混动车比油车省5000块;但如果没电可充,这个差距可能连2000都不到。
那混动车到底值不值得买?我觉得得分人。如果你是“城市通勤党”,每天来回40公里以内,有家用充电桩,那混动车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做的。白天开车,晚上充电,几乎不用加油,一公里成本不到3毛,比油车省一半。而且绿牌不限行,停车还便宜,香得很。但如果你是“长途常客”,一年有好几次跑500公里以上高速,那混动车可能就不是最优解了。高速上它省不了多少油,还得操心充电,不如直接上油车,一脚油门到底,省心省力。
当然,混动车也不是一无是处。相比纯电车,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续航焦虑。你不用担心充电桩坏了、排队、不兼容,更不用担心半路趴窝。“可油可电”这四个字,就是混动车的底气。我朋友就说过:“开电车跑高速,我得时刻盯着剩余续航,生怕不够;开混动,电量没了就烧油,心里踏实。” 这话我深有同感。混动车,其实是给那些既想省钱又不敢完全放手油车的人,提供了一个“过渡方案”。
但这个“过渡方案”也有代价。首先是保养。混动车有两套系统——电机和发动机,结构比油车复杂,保养项目也更多。虽然每年多不了几百块,但一旦出问题,维修费用可能就吓人了。有网友修过混动车的变速箱,花了上万,保险还不全赔。其次是保值率。现在新能源车更新太快,混动车保值率普遍不如油车,尤其是那些没技术含量的“伪混动”。三年后卖车,你可能会发现,当初省下的油钱,全在车价上亏回去了。
所以,跑完这500公里,我得出一个结论:混动车不是万能的,它有自己的“舒适区”。在城市里,它是省钱省心的代步利器;在高速上,它可能还不如一台靠谱的油车。而油车呢?虽然油耗高了点,但胜在皮实耐用、加油方便、维修便宜。“加油五分钟,续航五百公里”,这句老话,在今天依然不过时。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如果你一年要跑几次500公里以上的长途,你会选择混动车还是油车? 是愿意为了省油钱,多花点时间折腾充电?还是宁愿多花点油钱,换来一路省心?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