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换电对决10分钟超充,千亿布局下谁将主导补能未来?

3分钟换电VS10分钟超充!千亿豪赌:电动汽车补能战谁能笑到最后

老张,一个开了二十多年车的老司机,最近也动了心思想把那辆“油老虎”给换了。毕竟油价说涨就涨,谁受得了?可一想到要买电动车,他就犯愁:这充电得等多久啊?去趟远门,路上光充电就得花半天时间,这哪是开车,简直是开“龟速”。更让他纠结的是,现在市面上又是“超充”,又是“换电”的,宣传得天花乱坠,到底哪种方式才真正能解决我们这些普通车主的“里程焦虑”和“时间焦虑”

你别说,这事儿还真不是老张一个人在琢磨。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讨论,电动车的补能方式,简直就是一场“世纪大赌局”。一边是华为、比亚迪这些科技巨头押注的“超充技术”,号称几分钟就能充满;另一边是蔚来、宁德时代力推的“换电模式”,主打2-3分钟搞定,跟加油一样快。这场面,活脱脱就是当年“VHS录像带大战Betamax”的翻版,只不过这次赌上的是千亿级的市场和未来出行的格局。那么问题来了,这场“补能之战”,究竟是“充电”赢还是“换电”笑到最后

3分钟换电对决10分钟超充,千亿布局下谁将主导补能未来?-有驾

三分钟换电:真有这么神?背后藏着什么玄机?

先说说这听起来最诱人的“换电”。2-3分钟就能换好一块电池,比加油还快,这谁听了不心动?我特地去体验了一次蔚来的第三代换电站,整个过程确实丝滑。车子停稳,系统自动识别,机械臂上来一顿操作,旧电池拆下,新电池装上,全程不用下车,手机App里提示“换电完成”,前后也就两分多钟。这速度,别说10分钟超充了,就是5分钟超充也得靠边站

但老司机的眼光不能只看表面。这换电模式,真的完美无缺吗?当然不是。首先,最大的硬伤就是“通用性”。你现在开的是蔚来,想去别的品牌换电站换电?门儿都没有。这就跟不同运营商的手机卡不能通用一样,形成了巨大的壁垒。除非国家强制统一电池标准,否则这“换电联盟”只能是小圈子的游戏。

3分钟换电对决10分钟超充,千亿布局下谁将主导补能未来?-有驾

其次,换电站虽然单个投资比超充站低,但它需要储备大量的备用电池。这些电池都是成本,而且还有折旧损耗。虽然它有储能功能,能把晚上便宜的电存起来白天用,甚至消化一部分“弃电”,但这笔账算下来,对运营商来说压力也不小。你想想,一个站400次的日服务能力,意味着至少要备着几十块电池轮换使用,这库存成本得多高?

有网友调侃:“这哪是换电,这是‘以租代购’电池。”这话虽然刻薄,但也点出了部分现实。而且,目前换电主要集中在蔚来和部分商用车领域,私家车市场覆盖面还很窄。对于绝大多数非蔚来车主来说,换电只是一个“传说”

十分钟超充:技术无敌,为何普及难如登天?

3分钟换电对决10分钟超充,千亿布局下谁将主导补能未来?-有驾

再来看看“超充”这边。华为的全液冷兆瓦级超充,峰值功率1.5兆瓦,一分钟充20度电,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比亚迪的兆瓦充电,5-6分钟充100度电,也是牛气冲天。从技术角度看,超充无疑是当前最接近“加油体验”的充电方案,只要你的车支持,理论上充电速度可以无限逼近物理极限。

但,兄弟们,醒醒!限制超充发展的,从来就不是技术,而是现实。我查了资料,吓一跳。建一个10把800V超充枪的充电站,需要4800KVA到6400KVA的变压器,这用电量相当于800户普通家庭!变压器本身就要上百万,这还不算土地、施工、设备的钱。

更关键的是,这种级别的电力负荷,根本不是你想建就能建的。新城区或许还能规划,可那些老旧的居民区、市中心,电网早就超负荷了,哪来的容量给你上超充?这就是为什么全国超充站占比不足1%,绝大多数都是快充+慢充混合站的原因。超充桩,更像是为了展示技术实力而存在的“点缀”。

3分钟换电对决10分钟超充,千亿布局下谁将主导补能未来?-有驾

还有一个问题:你的车支持吗?现在的主流电动车,很多最高也就支持到400KW左右,离600KW、800KW甚至1000KW的超充标准还差得远。这意味着,就算你面前有个超充桩,你也用不上,或者只能用到它的一部分能力。所以说,超充的普及,是电网、车企、用户三方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

和平共处才是王道,何必非要分个你死我活?

聊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觉得特别纠结?好像换电有换电的坑,超充有超充的坎。但老张我觉得,咱们大可不必如此焦虑。为什么非要二选一呢?和平共存,让消费者多一个选择,难道不好吗

3分钟换电对决10分钟超充,千亿布局下谁将主导补能未来?-有驾

你看,现在大多数车主是怎么充电的?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充电量是在私人充电桩完成的,也就是在家里的慢充或快充。这才是真正的“主力”。超充和换电,更多是作为长途出行、应急补能的补充手段。

未来的补能生态,必然是多元化的。家用场景,私桩慢充是王道;城市通勤,快充站足够用;跑长途,你可以选择去超充站“喝杯咖啡”的时间充满,也可以去换电站“加个油”般快速搞定。能换电的车肯定能充电,但能充电的车不一定能换电,从这个角度看,换电其实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分钟换电对决10分钟超充,千亿布局下谁将主导补能未来?-有驾

这场所谓的“千亿豪赌”,与其说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不如看作是推动整个行业进步的动力。无论是超充的技术突破,还是换电的模式创新,最终受益的都是我们消费者。当城市里换电站像加油站一样普及,当电网升级让超充遍地开花,我们还需要为“3分钟”还是“10分钟”而烦恼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