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15.98万对14.98万,贵一万,纯电续航还少65公里。
这个定价策略,本身就是一场盛大的行为艺术,三体人看了都得先打个嗝再重启计算。尚界H5这操作,简直就是对着零跑C11大喊:我不装了,我摊牌了,我卖的就不是车,是玄学。
这年头的车圈,已经不是什么存量竞争了,这是标准的黑暗森林,所有人都揣着二向箔,看谁先手抖。零跑C11这种选手,就是那个掀桌子专业户,上来直接把配置单拍你脸上,激光雷达、8295芯片、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全给你怼上,然后价格压到15万以内。它的逻辑极其简单粗暴: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别家是把蛋糕偷着吃了,那零跑就是连桌布带蜡烛一起打包,走的时候还顺手把餐厅给爆了。
这种打法,就是修仙小说里的魔道功法,进展神速,根基不稳,但架不住它见效快啊。就是要用极致的性价比,把所有还在犹豫的消费者,一把拉进自己的阵营。就问你怕不怕?
而尚界H5呢?它代表的是另一种叙事,一种“名门正派”的迂腐与骄傲。它背靠上汽这个庞然大物,它的核心卖点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而是一种无形的“信仰充值”。它卖的是“终身三电质保”这个护身符,是遍布全国的4S店带来的“安全感”,是“我大厂出来的,不会坑你”的潜台词。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年人逻辑。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车,被扔在高速上叫过几次拖车的中年人,现在对那些天花乱坠的智能座舱已经有点PTSD了。什么智能语音,什么自动泊车,关键时刻都不如一个能随时接通的400电话和一个告诉我最近的维修点在哪的客服小姐姐。尚界卖的,就是这个。它在赌,赌市场上还有一群像我一样,被现实毒打过,不再相信爱情,只相信质保合同和售后网点的老实人。
所以你看,这两台车的对决,根本就不是车与车的对决。
这是一场“及时行乐”和“长期主义”的灵魂拷问。
零跑C11的逻辑是,我用一万块的差价,给你当下就能摸得着、看得见的享受。2930mm的轴距,后排能翘二郎腿;Nappa真皮座椅,带通风加热按摩,让你在堵车的烦躁中找到一丝慰藉;那个激光雷达,虽然大部分时间你可能也用不上L2以上的功能,但它就像男人车库里的那套专业工具,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这是一种底气。它的一切,都在告诉你,活在当下,爽就完事了。
尚界H5呢?它的产品经理可能刚参加完一场关于“风险规避”的培训。织物座椅,冬天是有点凉,但耐磨啊;没有激光雷达,是,但少了个昂贵的维修件啊;车机是慢了点,但基础功能都有,还能用手机支架嘛。省下来的成本,全点在了“亏电油耗”和“三电质保”这两个技能点上。这是一种“压缩毛巾”式的产品哲学,平时看着干巴巴,关键时刻给你吸满水,告诉你,别怕,有我兜底。它的核心思想是:未来的风险,我帮你扛了,你多花一万块,买的是一个心安。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这哪里是选车,这分明是在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剧本。
一个剧本是,你是全村最靓的仔,开着配置堪比三十万豪车的电车,在朋友面前倍有面子,车机里下载了八百个App,每个周末都在研究各种新奇功能,但你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丝隐忧,担心这个新势力品牌哪天会不会“优化”掉你所在城市的售后网点。
另一个剧本是,你开着一辆平平无奇的车,内饰朴素得像大学宿舍,朋友坐你的车甚至会问你为什么不加钱上个带天窗的版本。但你心里稳如老狗,因为你知道,哪怕跑到西藏阿里,你都能找到一个挂着上汽logo的维修站,那里的师傅可能不太懂OTA,但换个轮胎拧个螺丝绝对是专业的。这种安全感,有时候比激光雷达还值钱。
所以,这根本不是一个数学题,不是算那一万块差价值不值65公里续航和一堆配置。这是一个哲学题。
你究竟是谁?
如果你是那种信奉“大力出奇迹”,觉得技术进步就是一切,愿意用一点点不确定性去换取极致体验的“加速主义者”,那零跑C11就是你的天选之车。它就是要把所有旧世界的规则都打碎,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告诉你新世界的样子。买它,买的不是车,是一张通往未来的门票,虽然这张票可能是站票。
但如果你觉得,车终究是个工具,一个从A点到B点的可靠伙伴,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远不如“别把我扔在路上”重要,那你就会觉得尚界H5的那一万块,简直是性价比最高的“保险”。这是典型的“反技术崇拜”,因为你知道,再牛X的自动驾驶,也算不过一个突然窜出来的外卖小哥。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种混沌的现实,才是决定技术成败的关键。
所以别再问怎么选了。会买零跑的人,根本看不上尚界的“简陋”;而会买尚界的人,打心底里不信任零跑的“浮夸”。他们生活在两个平行的宇宙,偶尔因为一个对比文章而产生交集,然后互相留下一句“傻X”,继续在自己的世界里岁月静好。
这,就是当下车圈最真实,也最荒诞的写照。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选项。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