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的喧嚣,往往掩盖了车企的焦虑。奥迪此次上海车展高调亮相五款新车,油电并举,看似声势浩大,在我看来,却更像是在新能源浪潮面前,一次略显慌乱的“自救”。A5L、Q5L这些燃油车系的迭代更新,如同老戏新唱,固然能取悦一部分忠实拥趸,但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大趋势下,终究像是夕阳余晖。而A6L e-tron、E5 Sportback这些纯电新秀,770公里续航、3.4秒破百的亮眼数据,又能否真正打动日渐成熟的中国消费者?
正如《诗经》所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绚丽的参数堆砌,终究抵不过用户体验的真实反馈。770公里续航,在理想状态下或许触手可及,但在真实的用车场景中,冬季续航衰减、充电桩兼容性等问题,才是消费者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与其沉迷于数字游戏,不如踏实提升产品力,解决用户痛点。
智能化,亦是如此。全景显示屏、副驾驶娱乐屏,这些“噱头”配置,堆砌出的所谓科技感,在实际驾驶中,或许只会徒增驾驶员的认知负担,甚至带来安全隐患。“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与其追求感官刺激,不如回归驾驶本质,将精力集中于更智能的驾驶辅助系统、更人性化的交互设计,以及更安全的行车保障。
奥迪与华为的合作,让人看到了一丝希望。曲面双激光雷达的应用,展现了其拥抱新技术的姿态。但这仅仅是开始,技术革新不应止步于硬件的堆叠,更应深入到软件算法、系统集成等更深层次的领域。
我始终认为,汽车的本质是服务于人。奥迪在中国市场耕耘多年,深谙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但这一次,他们似乎有些失焦。与其在参数上玩数字游戏,在配置上堆砌噱头,不如真正回归用户思维,打造真正符合中国市场需求,解决用户痛点的好产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对于奥迪,乃至所有传统车企而言,转型之路道阻且长。唯有放下傲慢,倾听用户心声,才能在变革的浪潮中找到新的方向,赢得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