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靠着增程式L系列那套“奶爸车”定位,硬是在新势力里杀出条活路,还率先盈利了。这成绩确实亮眼。
但这不代表它没烦恼,比如纯电这块,前头MEGA那款纯电MPV就没卖好,算是给理想的纯电之路泼了盆冷水,也暴露了理想在纯电市场并非一帆风顺。
这回,理想迅速调整策略,推出了全新的“i系列”,专攻纯电。打头阵的就是理想i8,最近官图和消息都挺多,吊足了胃口。
预计7月就要正式上市了。经过MEGA的“失利”,这台理想i8能不能在纯电市场站稳脚跟,甚至“火”起来?这压力可太大了,某种程度上是理想纯电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一役。
看看i8手里有啥牌。首先动力就跟L系列彻底掰了,压根儿没增程,上来就是纯电,而且是800V高压平台。这是未来电车的主流方向,理想必须跟上,也证明了其技术储备。
动力参数直接上了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480kW,零百加速能进3秒级。这性能,放眼望去,完全是性能车的范儿了,跟之前L系列那种偏“佛系”的定位有了明显不同。
800V平台带来的另一个杀手锏就是充电快。官方说用理想自己的5C超快充桩,能做到10分钟补能400公里。这速度,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家对纯电车跑长途的焦虑,是硬核竞争力。
电池容量也给足了,预计主力版本奔着100kWh去,CLTC续航号称能破700公里。可能还会提供75kWh的入门版。续航基础得有,但超快充才是理想想强调的补能优势。
理想自己也说了,i8已经在全国300个城市跑了800万公里的耐久测试。两冬两夏的严苛环境都趟过来了,听着就挺硬核的。这传递了一个信号:产品是可靠的,给用户吃定心丸。
底盘也升级了,标配双腔空气悬挂。这玩意儿能让车身高低调节,适应不同路况,开起来肯定更舒服,也显得更高级。这算是延续了理想在舒适性上的追求,并做了提升。
再看外观,这地方就有点意思了,也是个“雷区”。理想i8的设计,竟然还保留了点MEGA的“子弹头”前脸理念,短车头,往前溜得厉害。
这种造型,说实话,挺挑人的。MEGA那次,大家对外观的接受度就不高,i8这样用,是坚持自己的风格,还是在冒险?这恐怕会是它能否火起来的最大争议点之一。
前脸基本封闭式,只有下边留了矩形进气口和导流槽,大灯藏在里头。车侧从A柱顶端开始往后溜,尾巴收得比较紧,车顶还做了熏黑悬浮效果,整体看还是有点MEGA的影子。
但车尾就完全是L8那种稳妥的路线了,笔直的贯穿式尾灯。这尾巴设计,感觉就是在前脸冒险后,赶紧拉回一点安全感和家族辨识度,显得有点割裂。
内饰部分,大概率是理想L系列那套成熟方案的翻版,中控和副驾两块大尺寸双联屏构成核心交互区,方向盘前面还有个小屏幕,预计也会有HUD抬头显示。这套组合用户熟悉,风险最低。
智能化也是重头戏。车顶那个“瞭望塔”式激光雷达说明了,i8肯定会上L2+高级辅助驾驶,高速和城市领航功能应该都不会缺席,这是新势力高端车型的基本功。
更关键的是,理想在NVIDIA大会上发布的MindVLA全新大模型,据说会和i8同步发布。这暗示i8在智能化体验上可能会有质的飞跃,这或许是它对抗竞争对手的核心武器。
尺寸方面,预计车长5100mm,宽2000mm,高1800mm,轴距3150mm。这块头,绝对是标准的大型SUV身材,为内部空间打下了基础。
车内空间是理想的强项,提供三排6座或7座布局。官方放话说i8的第三排乘坐空间能超越Model Y。如果真能做到,那对于多口之家来说吸引力巨大。
加上理想招牌的大沙发座椅,i8是想在纯电市场复制L系列那种极致的空间和舒适度优势,继续主打家庭用户这张牌。
总的看,理想i8手里握着不少好牌:全新的纯电平台、800V超快充、炸裂的性能、实打实的续航、升级的底盘、大空间和新智能。牌面给够了。
但别忘了MEGA的教训,以及当前纯电市场白热化的竞争。外观设计的争议、用户对纯电的接受度,以及如何重新赢得市场信任,都是摆在i8面前的挑战。
理想i8这盘棋,承载着理想纯电战略的重任。7月上市,它究竟能不能复制L系列的辉煌,成为爆款?真不好说,最终还得看市场脸色和消费者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