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研发团队:汽车行业的“理工天团”

在汽车行业中,奇瑞研发团队堪称一支“理工天团”,以其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深厚的技术底蕴,推动着奇瑞汽车不断前行,在全球汽车市场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奇瑞研发团队的规模持续壮大,实力愈发雄厚。截至目前,团队人数已超过万人,并且分布在全球6个国家、15个城市 ,形成了全球化的研发格局。未来五年,公司更是计划培养研发人才25000多人,其中动总研发团队人数接近3000人。在人才构成上,硕士及博士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超过400人,2023年,近3000名应届毕业生加入奇瑞,硕博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达31%,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占比30%。这些高素质人才为团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智慧。

团队成员专业背景丰富多样,涵盖汽车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电子工程师、材料科学家等多个领域。他们凭借各自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从不同角度为奇瑞的研发工作添砖加瓦。比如在汽车发动机研发中,材料科学家致力于寻找更轻质、更耐高温且高强度的材料,以提升发动机性能和耐久性;电子工程师则专注于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研发,实现更精准的燃油喷射和点火控制,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输出。

奇瑞的研发团队始终将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发动机技术领域,从1997年创业之初,就以“理工精神”执着地死磕发动机技术。2003年,组建国际化团队赴奥地利深造学习先进技术;2010年,成功诞生中国品牌首台2.0TGDI直喷增压发动机;2021年,首创三挡双电机混动变速箱技术,获得国家级支持。如今,奇瑞混动发动机热效率已达46.5%,新一代鲲鹏超混发动机更是凭借45.79%的综合热效率、实测油耗3.65L/百公里的数据,在极致节能与澎湃动力之间达到了完美平衡。

在混动技术方面,奇瑞推出鲲鹏混动全域架构,旗下有多款车型展示出了强大实力。如风云A8L发动机热效率44.5%,综合油耗低至1.01L,每公里成本仅需1毛8,经济又安全;瑶光CDM - S凭借四擎四驱、4.26秒零百加速,尽显卓越性能;山海T1鲲鹏混动硬派SUV,超长续航,无惧全地形挑战,成为越野爱好者的得力“全能搭档”。同时,奇瑞建立了八大全球研发中心,其混动产品远销21国,连续22年蝉联中国汽车出口第一,用实力在全球混动领域树立起了中国标杆。

在智能化领域,奇瑞同样积极探索,成果显著。自主研发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首次亮相,该系统通过多传感器融合与高精度地图,可实现城市复杂路况下的全场景自动驾驶,为未来智能出行提供了更多可能;与科大讯飞深度合作,从2003年首次合作推出搭载科大讯飞“I - say”数码听系统的奇瑞QQ车型,到2025年共同成立安徽祺声科技有限公司,在智能座舱、语音交互、智能驾驶等领域不断深化合作,加速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提升了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为了攻克“卡脖子”技术,奇瑞推出高端研发平台“开阳实验室”,集中各方智慧力量共同攻关。并且积极与外部60余家知名院校和机构合作,共同打造奇瑞动总研究院,充分整合产学研资源,提升研发能力。通过这种开放合作的模式,奇瑞不断吸收外界先进技术和理念,保持在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奇瑞研发团队研发的产品满足全球法规覆盖和全工况环境要求。其法规库覆盖中国、欧洲、北美、东盟、澳洲、南美、日本等主要汽车市场,法规内容涵盖被动安全、电池、充电、排放,乃至数据隐私、电磁兼容性等混动车型相关的所有关键标准。车型开发过程中,要经历超高温60°C、超低温 - 42°C环境挑战,深涉水700mm的测试,以及超高速>180km/h持续2h、超长坡>30%持续行驶的考验 。

奇瑞研发团队不仅在技术研发上成果丰硕,还具有广阔的格局和开放的胸怀。首次将自己的混动技术专利全球开源,免费授权,主动与全球各地的科研机构、高校就混动专利进行深入沟通,推动混动技术从产品普惠到“源头普惠”,助力全球汽车工业,尤其是新兴市场的汽车工业共同进步。

奇瑞研发团队:汽车行业的“理工天团”-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