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了陈震买了享界不知道行李架咋装捂脸这

尴尬了,陈震买了享界S9T,不知道行李架咋装[捂脸]

这还不是最尴尬的,因为他和韩路都接受了享界的充值,所以他们两个的基本都在同一时间使用这个车!

而韩路已经把这个行李箱安装好了,并且单车,直接一口气开到内蒙古去了,非常愉快地和大家分享经验!

这个时候可能陈震没有看韩路的消息,所以当他向大家问怎么装行李架的时候,很多网友建议他直接去问韩路,因为人家都在使用了,在这方面应该有经验,这你受得了吗?[看]

说白了就是车评人都在一个圈子里。

大厂给车,他们试车,拍视频,写评测。看上去有竞争,但某种意义上又是合作关系。毕竟饭碗都在那儿摆着呢。

陈震问行李架这事看着搞笑,但细想想挺正常的。你买了台车,第一时间也不是研究说明书,而是问朋友怎么弄。车评人也是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也是找人问。

韩路已经开着享界S9T去内蒙古了,这执行力确实可以。拿到车就敢跑长途,要么是对这车很有信心,要么就是艺高人胆大。估计也是想测测这车到底行不行,毕竟真金白银跑出来的数据最有说服力。

网友让陈震去问韩路,这建议其实挺合理。

同样的车。

同样收了钱。

人家已经装好了。

不问他问谁?

但这就有点微妙了。两个车评人,同一台车,一个已经玩明白了,另一个还在研究基础操作。这种对比自然就出来了。观众很容易就会想,是不是韩路更专业一点?

当然这种比较不太公平。每个人拿到车的时间不一样,使用习惯不一样,内容策划也不一样。陈震可能把重点放在别的方面了,不见得就是能力问题。

但网络就是这样,大家喜欢比较,喜欢八卦。

车评这行看起来光鲜,实际上压力也不小。你评得客观,厂商不高兴。你说得太好,观众怀疑。你和别的车评人意见不统一,大家就开始站队。

现在又多了个问题,就是大家用的车都差不多,内容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你去内蒙古,他去西藏,都是想找点不一样的角度。但车就那么几台,能说的功能就那么多,总有撞车的时候。

这次陈震的尴尬,说到底就是时间差造成的。如果他先装好行李架,韩路后拿到车,情况可能就反过来了。

尴尬了陈震买了享界不知道行李架咋装捂脸这-有驾
尴尬了陈震买了享界不知道行李架咋装捂脸这-有驾
尴尬了陈震买了享界不知道行李架咋装捂脸这-有驾
尴尬了陈震买了享界不知道行李架咋装捂脸这-有驾
尴尬了陈震买了享界不知道行李架咋装捂脸这-有驾
尴尬了陈震买了享界不知道行李架咋装捂脸这-有驾
尴尬了陈震买了享界不知道行李架咋装捂脸这-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