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技术精湛的丰田混动,最终死于“太体面”?

不装了,摊牌了。

就在几年前,大概是2019年那会儿,你要是跟人聊车,丰田的油混就是天,就是唯一的真理。省油,不用充电,高级。那时候谁买个凯美瑞双擎,都觉得自己是环保先锋,是科技的弄潮儿,走路都带风。可魔幻的是,这才几年啊,2024年了,风向全变了。油混的市场份额被干到了只剩百分之十几,跟个即将退市的股票一样,而旁边那个叫插混的兄弟,直接暴涨到百分之七十多。

这不是什么技术迭代,也不是什么温和的市场演变。讲真,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宗教战争”,是一场掀桌子式的自爆袭击。油混车企,尤其是丰田,之前觉得自己已经悟道了,手握THS这套独门绝技,以为可以像修仙小说里的老祖一样,闭关个几百年,出来照样是天下第一。结果呢?人家国产厂商根本不跟你拼内力,不跟你讲武德,直接掏出了加特林。

以前油混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是“我不用充电”。这话在五年前,简直是金科玉律。因为那时候充电桩比大熊猫还稀罕,你要是买个纯电,就得天天琢磨续航,规划路线,跟玩儿密室逃脱一样刺激。但现在呢?住建部的数据说,超过四成的家庭能安充电桩了。我作为一个每天通勤来回也就五六十公里的中年人,家里有桩,这插混车对我来说,跟纯电车有毛线区别?我一周都不见得能启动一次发动机。油混那个“不用充电”的优点,瞬间就成了一句废话,就像你跟一个亿万富翁说“我请你吃顿好的”,人家只会觉得你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更要命的是“智能化”这个天劫。现在的车,已经不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了,它是一个大型的、会跑的、需要不停升级的“数码产品”。辅助驾驶要升级吧?车机导航要更新吧?没事儿还想刷个剧吧?这一切的一切,都极度依赖一个东西——电。是电,不是油。油混车那个电池,讲白了就是个大号的充电宝,一两度电,抠抠搜搜,你让它带个OTA升级,就像让一个八十岁老头去跑马拉松,不是跑不跑得动的问题,是会直接成盒的问题。插混车呢?十几度甚至几十度的“灵石”揣在身上,随便你怎么造,随便你怎么升级。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是功能机,一个是智能机。你现在还会买功能机吗?会吗?

为什么说,技术精湛的丰田混动,最终死于“太体面”?-有驾
为什么说,技术精湛的丰田混动,最终死于“太体面”?-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企比作修仙渡劫可能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真挺贴切的。

为什么说,技术精湛的丰田混动,最终死于“太体面”?-有驾

然后就是成本这个最不讲理的东西。油混车的结构,本质上是两套动力系统硬给你塞一块,一套发动机,一套电动机,还要配个精妙绝伦的行星齿轮组来调和阴阳。听着是不是很高大上?但翻译过来就是:造起来贵,修起来更贵。丰田那套混动,坏了菜了,你路边摊根本搞不定,必须去4S店,上专用设备,老师傅焚香沐浴之后才能给你动刀,一刀下去,三千起步。这他妈谁受得了啊?!插混呢?结构相对简单粗暴,坏了,随便一个修理厂的师傅都能给你瞅瞅。这种差别,就像一个是需要专业养护的瑞士名表,另一个是皮实耐造的卡西欧。过日子的人,最后都会选卡西欧。

政策更是重量级。以前大家都是“良民”,现在政策直接给你划分三六九等。插电的和纯电的,是“自己人”,给绿牌,给补贴,高速还可能免费。油混车呢?直接被划成“其他”,不给牌,没福利,里外不是人。这已经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了,这是一种身份认同。你开个油混车,都不好意思进新能源的那个圈子。这就很尴尬,真的。

我之前真的拥有过一辆雷克萨斯的混动。那车是好车,安静,平顺,省油。但在今天这个环境里,它就像一个穿着长袍马褂的遗老遗少,站在一群穿着赛博朋克机能风的年轻人中间,嘴里还念叨着“祖宗之法不可变”。别人看他,不是尊敬,是看怪物。

所以你看,油混车的死,压根就不是技术问题。它的技术可能还很精妙,很牛逼。但它的问题在于,它太“体面”了,太“中庸”了,太想“既要又要”了。在一个所有人都已经杀红了眼,把价格战打成“黑暗森林”的市场里,中庸和体面是最快让你消失的美德。大家都在玩儿命,都在掀桌子,要么直接把餐厅爆了,谁也别吃。比亚迪、理想、问界这些狠人,他们的逻辑很简单:我不管以后怎么样,我先用插混把你们这些油车和油混的全干死,我活下来了,我就是未来。

为什么说,技术精湛的丰田混动,最终死于“太体面”?-有驾

所以说到底,油混车的死,不是死于技术,是死于不够疯。在这个时代,体面人是活不下去的。它就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你知道它曾经很好,但你绝对不会把它当成你的手机壁纸。时代变了,大人。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