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万辆理想MEGA紧急召回!冷却液缺陷如何撕开新能源安全“隐秘角落”?

2025年11月7日,北京理想汽车启动大规模召回计划——11411辆2024款MEGA电动汽车将免费更换冷却液、动力电池及前电机控制器。这场因“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引发的安全危机,不仅暴露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致命漏洞,更撕开了行业长期忽视的“非电芯安全”隐忧。

1.1万辆理想MEGA紧急召回!冷却液缺陷如何撕开新能源安全“隐秘角落”?-有驾

事发经过:从预警到爆燃的4小时生死时速

10月23日深夜,上海街头一辆正常行驶的理想MEGA突发底盘爆燃,火势在10秒内吞噬全车。监控显示,车辆未发生碰撞或底盘磕碰,却在行驶中骤然起火。理想汽车随后披露关键细节:事故前4小时,云端预警系统已检测到冷却液温度异常及电池包温度梯度变化,工作人员虽联系车主,但因“从未遇过非碰撞起火先例”未采取紧急措施。更令人心惊的是,涉事批次车辆冷却液中的氯离子超标,导致铝制冷却板在电化学腐蚀下出现针眼状孔洞,最终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

据工程师解析,理想MEGA使用的5C超充电池依赖冷却液实现“50℃高温不起火”的承诺。但该批次冷却液因防腐剂剂量不足,在温度循环与电场梯度作用下,铝制冷却板仅需数千小时便形成宏观裂纹。冷却液渗入电池包后,高压环境导致短路,局部电芯温度飙升至300℃以上,最终触发“热失控链式反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检测显示,该缺陷在极端条件下可在2小时内引发零明火,远超旧国标“5分钟报警”标准。

此次召回恰逢工信部《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标实施前夕。新规要求2026年7月起所有在售车型必须通过“零明火、抗托底、耐快充”三重地狱级测试,其中“2小时零明火”标准直接封死传统冷却液缺陷漏洞。据统计,超30%的低价电动车型因无法满足新规面临退市风险。而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已率先通过认证,岚图FREE+的托底测试强度甚至超国标6倍。

事故中,二排电动门曾因系统故障短暂失效,但机械应急拉手仍保障了乘客逃生。理想汽车回应称,低压电源布局在驾驶室中央扶手区域,确保碰撞等极端情况下不断电。然而,消费者更关注的是:为何预警系统未能识别为“热失控前兆”?行业专家指出,当前车企对冷却液、密封胶等化学材料的测试周期普遍不足,加速老化测试常遗漏极端工况组合。此次事件后,理想汽车承诺将延长相关材料验证周期至8000小时,并引入第三方独立检测。

从“冷却液缺陷”到“1.1万辆召回”,理想汽车用巨额成本为行业敲响警钟: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不仅是电池本身的问题,更是整个热管理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当“5C快充”成为卖点时,车企更需警惕那些“看不见的隐患”。正如网友所言:“安全到位了,智能和续航才有意义。”这场由一瓶冷却液引发的危机,终将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从“参数竞赛”转向“安全本位”的硬核蜕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