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天车辆涉水熄火千万别重启!保险公司拒赔就等你手滑这一下
各位车友,最近北方暴雨刷屏,朋友圈一半在晒彩虹,另一半在晒泡水车。
但学姐我发现,不少车主被困水里时一慌神就“手贱”点了重启键,结果发动机直接报废,保险公司还甩来一张拒赔通知单。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涉水熄火后二次点火=自费修车? 以及 暴雨天到底该怎么保车保命?
---
一、发动机不是潜水艇,二次点火=灌水自杀
老铁们先记住这句话:“水淹车不可怕,手贱点火最要命”。
保险公司最近疯狂提醒的“涉水熄火别重启”,背后原理其实很简单——
当车辆涉水熄火时,大概率是排气管或进气口被水堵住了。
此时气缸里可能已经进了水,而水这玩意儿和空气不一样,它是不可压缩的。
如果强行二次点火,活塞往上顶的时候就会被水“硬怼”,轻则活塞连杆变形,重则曲轴断裂,发动机直接报废。
青岛的于先生去年就因为这波操作自掏4000块修了三个缸,气得蹦起来:“保险公司说这是人为损坏,一分不赔!”
学姐划重点:现在的车损险虽然合并了涉水险,但条款里明晃晃写着——二次点火导致的发动机损坏属于“人为扩大损失”,拒赔!(来源:平安车险青岛分公司孙经理)
---
二、保险公司拒赔实录:手抖一下,钱包空一半
根据人保财险青岛分公司的数据,光一场暴雨就能接到上百起涉水报案,而城阳区个体修车厂的卢经理一晚上就拖回8辆“手贱车”。
这些车主的共同点是什么?熄火后慌得一批,非要试试“重启大法”。
举个栗子:青岛郑女士在双元路熄火后试图重启,结果发动机直接罢工。
保险公司查勘员到场第一句话就是:“您是不是二次点火了?”得到肯定答复后,对方直接甩出拒赔通知书。
郑女士这才知道,“自救”变“自毁”,修车费得自己扛。
学姐说车: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他们有一整套“拒赔话术库”。
比如——
1. “您这属于操作不当,不在理赔范围”(潜台词:手别抖,别碰钥匙)
2. “发动机损坏是您自己扩大的损失”(潜台词:您这属于“自杀式修车”)
---
三、暴雨保车指南:记住4步操作,保险公司哭着给你赔
Step 1:拍照取证,水位车牌一起入镜
车泡水里别慌,先掏出手机拍两张——一张拍水位淹到车哪个部位(比如车轮一半),另一张拍车牌号。
这俩照片能证明车辆受损时的真实状态,防止保险公司扯皮。
Step 2:电话三连,救援/报案/拖车一条龙
立刻拨打保险公司电话报案(比如人保95518、平安95511),同时联系修理厂或交警叫拖车。
记住,拖车费通常包含在车险里,别自己掏钱!
Step 3:闭嘴保平安,别跟查勘员瞎唠嗑
查勘员到场后,只说事实,别主动提“我试着重启过”。
毕竟保险公司最爱抠字眼,一句无心之言可能让你赔到肉疼。
Step 4:到修理厂再补刀,让定损员看清真相
车辆拖到修理厂后,第一时间通知保险公司定损。
卢经理提醒:“先测缸压,再决定要不要拆发动机,别让修理厂忽悠你直接大修!”
---
四、泡水车维修黑幕:发动机只是冰山一角
你以为发动机修好就完事了?Too young!青岛中金凡汽配城的卢经理透露:“泡水车最头疼的是电路和内饰。
”
- 发动机:缸压测试正常?恭喜省下大修钱;
缸压不足?准备好拆活塞、换曲轴,费用直奔五位数。
- 电路系统:线束泡水后容易短路,轻则车灯乱闪,重则自燃风险。
- 内饰:地毯发霉、座椅海绵吸水,修完车里一股海鲜市场味。
学姐亲身体验:去年试驾过一辆修复的泡水车,空调一开,霉味直冲天灵盖,劝退指数满分。
---
五、灵魂拷问:燃油车VS电动车,谁更怕水?
不少车友问:“电动车没有排气管,是不是涉水更安全?”理论上,电动车的电池组防水等级通常达到IP67(1米水深浸泡30分钟不进水),但高压电路一旦进水,维修费比燃油车还吓人!
结论:
- 燃油车:怕的是发动机进水,但修起来相对便宜(只要别手贱点火)。
- 电动车:电池组扛得住短时泡水,但电路系统娇贵,维修费分分钟教你做人。
---
六、终极保命提醒:车泡了可以再买,人没了全剧终
最后,学姐必须唠叨一句:水位上涨时,赶紧弃车逃命! 什么证件、包包、车载香水,通通不如命值钱。
如果车门打不开,记住两大逃生神器——
1. 逃生锤:对准车窗角落猛砸(别心疼玻璃)
2. 头枕钢杆:拔出头枕,用金属杆撬碎侧窗
---
今日互动:各位车友遇到过泡水车吗?修车花了多少钱?评论区晒出你的经历,学姐在线解答!
结尾标准语: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