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停太久不开,伤车还烧钱,修车费够打车一年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随着公共交通越来越方便,网约车随叫随到,加上一些城市推行居家办公模式,不少家庭的私家车使用频率大大降低。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的车停在车库里,不开的话,到底能放多久不出问题?

有的人觉得,车子不开,不跑里程,不耗油,就是省钱。

车子停太久不开,伤车还烧钱,修车费够打车一年-有驾

但最近从许多汽车维修厂反馈回来的情况看,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大量因为长期停放而导致故障的车辆集中出现,维修费用动辄成千上万,让车主们叫苦不迭。

这说明,汽车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闲置的普通物品,它更像一个需要持续运动和维护的精密有机体。

所谓“车不是开坏的,是放坏的”,这句话里包含了深刻的科学道理。

要理解汽车为什么不能久放,首先要明白汽车在静止状态下,内部依然在发生着一系列缓慢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日积月累,最终会导致各个部件的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我们不妨从几个核心部件说起,看看它们各自的“忍耐极限”是多久。

第一个关键点,就是发动机的“血液”——机油以及车辆的各种润滑油液。

很多车主保养车辆的习惯是看里程数,认为只要没开到五千或一万公里,机油就不用换。

这个观念在车辆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对于长期停放的车辆则完全不适用。

机油的主要成分是基础油和各种添加剂,即便车辆不行驶,机油密封在发动机油底壳里,也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

车子停太久不开,伤车还烧钱,修车费够打车一年-有驾

时间一长,机油就会变质,润滑性能、清洁性能和抗氧化性能都会大幅衰减。

这就好比一瓶开封的食用油,就算你不用它,放久了也会产生哈喇味,这就是变质了。

一般来说,品质普通的矿物油或者半合成机油,在静置状态下,超过六个月性能就会出现明显下降。

而性能更好的全合成机油,虽然能坚持得久一些,但通常也不会超过一年。

当车辆停放半年以上再启动时,如果用的是这种已经变质的机油,就无法在发动机内部形成有效的油膜来保护金属部件。

启动的瞬间,活塞、曲轴等部件之间会产生严重的“干摩擦”,这种磨损是不可逆的,对发动机的伤害非常大。

一次因润滑不良造成的发动机大修,费用是相当惊人的。

同理,变速箱油、刹车油等其他油液也存在类似问题。

比如变速箱里的润滑油,长时间静止会因为重力作用流回油底壳,再次启动时,齿轮等部件在最初的运转中也可能得不到及时润滑,从而产生异响和磨损。

第二个,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部件,就是汽车的电瓶。

电瓶是车辆的“神经中枢”,负责为全车电子设备供电。

很多人以为车子熄火后,所有设备都停止工作了,其实不然。

车子停太久不开,伤车还烧钱,修车费够打车一年-有驾

为了维持行车电脑的设置、时钟的运转以及防盗系统的待命,车辆始终存在着微弱的电流消耗,这在专业上被称为“静态放电”或“寄生电流”。

这个电流虽然很小,但日积月累下来,足以耗尽电瓶的电量。

一个健康的新电瓶,在满电状态下,通常也就能支撑一个半月左右的静态放电。

如果车辆配备了自动启停功能,通常会使用AGM或EFB这类更先进的电瓶,它们对电量状态更敏感,可能停放一个月就会出现亏电现象。

电瓶最怕的就是“深度亏电”,也就是电量被彻底耗尽。

铅酸蓄电池一旦彻底放空,内部的极板会发生严重的硫化,形成一层坚硬的硫酸铅结晶体,这种结晶会阻碍电瓶的充电过程,导致其容量大幅下降甚至直接报废。

一个报废的电瓶是无法通过充电来修复的,只能更换。

更换一个普通电瓶的费用在几百元,而AGM电瓶的价格则要上千元,这笔开销完全是可以通过预防来避免的。

再来看看车辆的“四肢”——轮胎。

轮胎是橡胶制品,本身就会自然老化,而长期停放会加速一个特殊问题的出现,那就是“轮胎失圆”。

车辆的重量全部压在四个轮胎上,长时间静止,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那个点会持续承受压力,导致该区域被压平,形成一个不易恢复的“平点”。

一般来说,车辆停放超过四十天,就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车子停太久不开,伤车还烧钱,修车费够打车一年-有驾

如果停放三四个月甚至更久,这种变形可能会成为永久性的。

当车辆再次行驶时,车主会明显感觉到方向盘和车身在特定速度下有规律地抖动,严重影响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这种因长期静压导致的轮胎变形是无法修复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更换轮胎,一套四条轮胎下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此外,刹车系统也不容忽视。

刹车盘是铸铁材质,非常容易生锈。

尤其是在空气潮湿的地区,车辆停放一周,刹车盘表面就会出现一层黄色的浮锈。

这种浮锈是正常的,只要开动车辆,轻踩几次刹车就能磨掉。

但如果停放时间超过三个月,锈蚀会向深层发展,形成顽固的锈斑甚至凹坑。

这不仅会在刹车时产生刺耳的尖叫声,更危险的是,它会降低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力,延长刹车距离,给行车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了解了这些问题,我们就应该明白,科学地停放和管理车辆至关重要。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的保养方式就是每周至少发动一次车辆,并且不是原地怠速几分钟就了事。

原地怠速对电瓶充电效率很低,而且容易产生积碳。

车子停太久不开,伤车还烧钱,修车费够打车一年-有驾

正确的做法是开出去行驶一段路程,最好能有十五到二十分钟的行驶时间,让发动机和变速箱达到正常工作温度,这样不仅能给电瓶有效充电,还能让所有油液充分循环润滑各个部件,同时也能让轮胎滚动起来,避免单点受压。

如果确实没有条件定期开车,比如需要长期出差,那也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最有效的办法是给电瓶断电,可以直接拆下电瓶的负极接线柱,或者安装一个电瓶断电开关,这样就能彻底杜绝静态放电。

其次,在停放前,可以将轮胎的气压适当打高一些,比如比标准值高0.2到0.3bar,这样能让轮胎更好地支撑车身,减缓变形。

最后,选择一个好的停车环境也十分重要。

相比于露天,地下车库可以避免日晒雨淋,减缓车漆、橡胶件的老化和金属部件的锈蚀。

尽量不要停在树下,因为鸟粪和树脂对车漆的腐蚀性非常强。

当车辆经过长时间停放后,重新启动时也需要一个谨慎的“唤醒”过程。

先绕车一周,目视检查轮胎是否亏气,车底有无油液泄漏。

然后打开发动机盖,检查一下机油尺的液位是否正常。

点火后,不要立即大脚油门,让车辆怠速运转一两分钟,仔细听发动机有无持续的异响。

起步后,先在安全路段轻踩几次刹车,以磨掉刹车盘上的锈层,恢复制动力。

做好这些检查,才能确保车辆安全上路。

总而言之,汽车作为现代工业的精密产物,需要我们用心对待。

与其等到问题出现后花费高昂的维修费,不如在日常就养成科学用车的习惯,让我们的爱车时刻保持在健康状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