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吵了,油电战争已终结:一块“烧不起来”的电池,给燃油车判了

讲真,最近车圈最魔幻的事情,不是谁又降价了,也不是谁的发布会又把友商的CEO们请上去排排坐了。

而是蔚来那个吹了好几年的150度半固态电池包,终于,终于,终于塞进车里,让媒体老师们跑了一千多公里。

这事儿看起来好像只是一个技术新闻,但在我看来,这就是一声号令,告诉所有人,旧时代的战争结束了,新时代的“大逃杀”,开始了。

或者说,这根本就不是竞争,这是掀桌子!这是往所有人的锅里拉屎!

过去电车跟油车打,总有点束手束脚。

油车用户最喜欢念叨的四大金刚:续航焦虑、充电太慢、冬天趴窝、还有最要命的,一撞就烧。

这四个问题,就像四根钉子,死死地把电动爹钉在了“高级玩具”和“城市代步工具”的耻辱柱上。

之前的电动车,甭管你吹零百加速2秒几,还是车里塞了多少块屏幕,在加油站大哥三分钟加满一箱油,然后潇洒离去的背影面前,都显得有点底气不足。

你电池再牛,也只是个“液态”电池。

液态是个什么概念?就是里面装着一堆易燃易爆的电解液,像个时刻准备整活儿的压缩毛巾,平时看着人畜无害,一旦短路或者被撞了,热失控分分钟教你做人,给你表演一个原地飞升。

所以大家心里都嘀咕,买电车,就像是把一个不定时的雷电法王请回了家。

但固态电池,或者说现在这个已经能用的“半固态”,它不讲道理。

它直接把问题的根给刨了。

它用固态电解质替换了大部分液态电解液,相当于把一个水气球,换成了一个铅球。

结果就是,这玩意儿,它,不,会,烧。

各大厂商做的针刺实验,就是拿一根钢针直接捅穿电池,之前的液态电池早就火光冲天了,这半固态电池被扎个透心凉,屁事没有。

什么叫金钟罩铁布衫啊?这就是。

安全问题,直接从一个概率题,变成了一个选择题。一个是“可能会烧”,一个是“烧不起来”,你选哪个?三体人看了都得一个趔趄。

解决了最底层的恐惧,剩下的就好办了。

续航?能量密度上去了,一千公里成了及格线,而不是天花板。以前开电车出远门,得提前规划好充电桩,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现在?一脚电门踩到黑,中途可能都不用停。对于那些一年才回一次老家的人来说,这不就是任意门吗?

别吵了,油电战争已终结:一块“烧不起来”的电池,给燃油车判了-有驾

充电?因为更安全,所以可以搞更激进的快充策略,充电速度无限接近于加油。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这玩意儿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当安全、续航、补能这三座大山被一次性推平的时候,燃油车最后的底裤都被扒下来了。

它剩下的优势,可能就只有发动机的轰鸣声,和一些老师傅对机械质感的玄学信仰了。

但这种信仰,在“永不自燃”这四个大字面前,显得极其苍白。

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油车的中年人,以前也对电车嗤之鼻鼻。但当我真的看到一个电池被钢针捅穿了还没事儿的视频时,我动摇了。

因为我真的怕死。

中年人的怕死,是一种很具体的情绪。它不是怕世界毁灭,而是怕自己没了,房贷还没还完。

所以,这不是技术路线的更迭,这是一场对人类底层安全感的降维打击。

这背后,是一场更血腥的产业链修罗场。

以前大家玩液态电池,虽然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很强,但日韩和欧美多多少少还能跟着喝口汤。

现在固ટું电池这个新副本一开,游戏规则全变了。

这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谁先掌握稳定、低成本的全固态电池量产技术,谁就不是新时代的“英特尔”,而是新时代的“修仙渡劫成功者”。

赢家通吃,其他人,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all in电动的传统巨头,比如某些日系品牌,之前还能靠着混动技术苟延残喘,现在固态电池一来,等于直接被人从ICU里拔了管子。

因为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都没得吃,只能从废墟里捡东西,看谁手快。

当然,现在这帮厂商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PPT做得一个比一个漂亮。

这个说2026年量产,那个说2027年装车,丰田更是重量级,感觉从我上大学起就在说它要量产固态电池了,现在我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它的固态电池还活在新闻稿里。

这种事儿吧,你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

车企的发布会,就像渣男的嘴,你得有自己的判断。

但趋势是明确的。半固态已经来了,虽然贵,但能用,就是能用。这就像当年第一代iPhone,虽然问题一堆,但它告诉了所有人,手机原来可以这么玩。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电池比做修仙可能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真他妈有点那个意思。

半固态就是筑基期,能量产但成本高,有各种限制。全固态就是金丹大道,一旦成了,那就是陆地神仙。

至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能得到什么?

可能短期内,什么也得不到。

因为新技术刚出来,一定是天价。先给那些买得起五六十万车的人尝鲜,让他们当小白鼠。等技术成熟了,成本降下来了,可能三五年就过去了。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又涨价了,现在这世道真是……

别吵了,油电战争已终结:一块“烧不起来”的电池,给燃油车判了-有驾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个悬在所有电动车主头上的“自燃”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要被拿掉了。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

就像你买奔驰,买的不是那四个轮子和一堆铁,而是那个三叉星标带来的某种“玄学”光环。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别的都没用。

别吵了,油电战争已终结:一块“烧不起来”的电池,给燃油车判了-有驾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而固态电池带来的,就是一种全新的“安全信仰”。当所有电车都“烧不起来”成为共识时,燃油车就真的可以入土为安了。

所以,别再争什么油电之争了,胜负已分。

现在唯一的悬念是,那些旧时代的巨人们,到底能撑多久。以及,当我们终于能买得起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车时,我们还会不会有开车的欲望。

毕竟,最终极的出行方案,可能还是躺在家里。对吧?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