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兰达这套配置能否打动人,还得真开一段路才知道
那天试完车回来,有人问我:“威兰达不就是换壳荣放吗?有啥好聊的?”
我笑了笑,没急着回答,因为上午那段县道+高速的试驾,让我对这台车的印象有点出乎意料。
一脚油下去,并没有那种推背感扑面而来,反而是很平顺、很轻快的加速。2.5L的混动引擎配电机,调得不激进,却也不拖沓——就像一个功夫老手,看似随意出招,打到点上你才发现力道足够。高兴的是,它只吃92号汽油,油站随处加,长途出行不挑地方。
而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坑洼路上的表现。双叉臂后悬这东西不是只看参数的,真开到那种被大车压得坑坑洼洼的路面,能感觉到车尾安安稳稳,不会像板车悬挂那样直击脊椎。过减速带的时候,冲击被分成两段化掉,乘客连个“哎呀”都不用喊。
有人爱拿它跟荣放对比,我也干过这事。客观说,两者骨子里差异不大,平台、动力总成都有亲缘关系。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威兰达在细节上像是补了点“人情味”——比如倒车雷达,入门版就给你全套8个,城市里挪车的时候,嘀嘀声从前后传来比单靠倒车影像靠谱多了;车内喇叭,从4个加到6个,听新闻播报也能更清楚一些。虽说都是小件,但用起来就是舒服。
当然,这车也有槽点。我特意选了天黑才跑了一段没路灯的国道,结果低配版那对普通卤素大灯真是不给力,照明范围短,亮度也不敢恭维;还有高速上,风噪在100公里/小时之后会明显钻进耳朵,让人忍不住调高音量压噪。至于车机,这年头看多了花里胡哨的新能源大屏,再看它那一套菜单和UI,真有种用上古按键机的错觉。
讲真,在当下合资品牌被新能源冲击得节节后退的背景下,威兰达能把销量稳步拉上去,也算是挺顽强的。市场上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合资车除了可靠性,再没啥优势。我部分同意——在配置和科技感上,它的确追不上动不动就来个AR导航、面部识别的自主新车。但消费者买它,更多是“踏实”二字:三大件不折腾,油耗有数,不会突然来个让你怀疑人生的大毛病。尤其是家里只打算买一台车的人,说实话,这种省心比什么花哨都值钱。
空间方面,威兰达也挺讨好。4665毫米的车长比荣放还长一点,后排坐三个人膝盖都不顶前座,后备箱口还算规整,一家人周末出行,行李厢塞点折叠桌、卡式炉、水果箱不成问题。外形嘛,丰田显然想把它往年轻化方向推,线条比荣放更锋利几分,不那么“保险公司认得出”的大众脸。
我那天试驾结束在停车场等朋友,刚好隔壁停了一台荣放。一个路过的车友指着威兰达说:“这不就是换个壳的荣放,还便宜点?”旁边另一个人忙摇头:“不全是,你看看这雷达配置,你去荣放试试。”两个人当场就扯起来,还说回头一块儿试试哪台音响好。
坊间还有个搞笑的传闻,说威兰达的后备箱能放下一台迷你冰箱,还不影响露营床铺展平。我没去试,但朋友说真要装,大概得把冰箱拆了个门。是真是假就当个乐子听吧,反正这种车本来就不是用来炫炸街的,实用、耐用才是它的杀手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