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25年4月,老公选车"犯糊涂"?更便宜的领克900不选,非要掏钱买腾势N9?
最近汽车圈又添新瓜,从2025年3月底开始,某汽车论坛热帖突然刷屏。一位车主晒出提车照,豪掷40多万喜提腾势N9,结果评论区直接炸锅。有网友说不如选领克900,便宜近十万呢。还有人疑惑这俩车明明定位差不多,价格差这么多到底图啥。原来,这位车主的选择引发了家庭讨论。
有观点觉得领克900配置够用还便宜,不明白为什么要多花钱。而另一方则认为腾势品牌更高级,值得多付出。这事儿一出,不少网友都懵了。都是中大型新能源SUV,领克900限时起售价28.99万元,腾势N9起售价38.98万元,差价接近十万,到底差在哪儿?为啥有人宁愿多花钱也要选更贵的?
这个问题背后,藏着很多购车者都会遇到的困境。当两款车型都声称自己是顶级配置,都拥有先进技术,都定位为家庭旗舰SUV时,怎样才能理性判断?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俩车到底有啥区别,为什么有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第一部分:2025年,领克900和腾势N9到底差在哪儿?为啥有人偏要多花钱?
先给不清楚的小伙伴补个课。2025年,国内中大型新能源SUV市场可谓"神仙打架"。领克900在2025年4月28日正式上市,限时28.99万起,官方指导价30.99万起。腾势N9则在2025年3月21日上市,售价38.98万起。两款车定位都是全家出行加科技旗舰,但价格差了接近十万。按理说,谁便宜买谁呗,可现实里还真有不少人像这位老公一样,宁可多掏钱选腾势N9。这背后到底藏着啥小心思?
两款车的基础参数看起来非常接近。领克900车身长5.24米,腾势N9长5.26米,都是真正的大块头。轴距领克900为3.16米,腾势N9为3.125米,都超过3米。两款车都配备了6座布局,能轻松满足家庭出行的需求。但细看配置单,领克900的性价比确实更狠。
领克900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加英伟达Thor芯片,这是全球首搭,单芯片算力达到2000TOPS。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它是特斯拉FSD芯片算力的14倍。续航方面,领克900配备了44.85kWh或52.38kWh电池组,纯电续航最高280公里。结合1.5T或2.0T发动机,综合续航能破千。内饰配备了30英寸6K一体式屏幕加12.66英寸液晶仪表,搭载双8295芯片。最夸张的是,第二排座椅支持180度电动旋转,全车三排都标配加热、通风、按摩功能。还有天地门设计,让上下车变成享受。
腾势N9贵出的十万主要体现在哪儿呢?搭载2.0T加三电机混动系统,综合功率925马力,峰值扭矩1035牛米,零到100加速只需3.9秒。配备NVIDIA Orin X芯片加天神之眼B系统,包含激光雷达加毫米波雷达,支持易三方泊车和无图城市导航。外观用了更多镀铬装饰加直瀑式进气格栅,看着确实更商务范儿。后排多了易三方技术加持,支持极致转向、圆规掉头。还有云辇A双腔空气悬架,内饰用实木饰板加真皮包裹,看着更豪华。最关键的是,腾势背靠比亚迪加奔驰技术,很多人潜意识觉得合资背景更靠谱。
第二部分:领克900和腾势N9的技术底牌,到底谁更"硬核"?
可能有人要问,腾势N9贵出来的十万,真的是智商税吗?咱得扒扒两家的技术底子,才能知道真相。
先看领克900。它是吉利旗下高端品牌领克的旗舰SUV,背后站着吉利的SPA Evo平台加沃尔沃的安全技术基因。最大的卖点就是搭载了英伟达Thor芯片,这是2025年最新发布的自动驾驶芯片,全球首搭于领克900。单芯片算力2000TOPS,相比竞品有绝对优势。它的激光雷达采用ROI自适应变焦技术,251线扫描,探测距离超过200米,能够应对各种复杂路况。比如突然窜出的电动车、行人,反应速度会比普通系统快得多。SPA Evo平台支持800V高压快充,虽然大纲中之前提到15分钟充电能续航500公里有些夸大,但150分钟充电到80是实在的。底盘调校偏向运动加舒适平衡,过弯侧倾小,过减速带不颠,适合家里有娃又喜欢偶尔自驾游的家庭。
再看腾势N9。它是比亚迪和奔驰合资品牌腾势的旗舰车型,最大的优势是三电技术。搭载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能非常高,针刺不起火,这是比亚迪刀片电池的特点。续航扎实,纯电续航200多公里,综合续航1300多公里。三电机独立驱动系统效率惊人,0到100加速3.9秒。天神之眼B智驾系统配合NVIDIA Orin X芯片,虽然算力254TOPS不如英伟达Thor,但在城市路况下表现也很稳定。易三方技术平台集成了四核心技术,三电机独立驱动、后轴双电机转向、VMC车身动态控制、CTB电池车身一体化,这些都是硬科技。云辇A双腔空气悬架,能根据路况自动调节,乘坐舒适性确实不错。
业内工程师会怎么评价呢?领克900像是技术极客,配置拉满,芯片性能最强,适合追求自动驾驶体验的年轻人。腾势N9像是商务精英,细节精致,品牌背书硬,适合看重品牌和舒适的家庭。但说白了,两车的核心性能,续航、安全、智能方面,差距其实不到百分之五,多花的十万更多是品牌溢价和个性化需求的体现。
第三部分:为啥有人宁愿多花钱选腾势N9?是"面子"还是"真需求"?
现在问题来了。同样是中大型SUV,领克900明明更便宜,芯片性能更强,为啥还有人像这位老公一样犯糊涂?这背后藏着什么购车心理呢?
品牌滤镜确实存在。腾势背靠奔驰加比亚迪,很多人潜意识觉得合资品牌更高级,这是长期的消费教育形成的认知偏差。尤其是中年用户,开出去谈生意或见客户,潜意识里觉得更有面子。这种心理很现实,也很普遍。有多少购车者其实没有仔细对比过配置单,只是看品牌知名度,听朋友推荐,然后就下定了。比如不知道领克900的激光雷达比腾势N9更先进,或者不了解SPA Evo平台的充电优势。信息差就这样产生了。
但更扎心的真相是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车最大的用途是代步加家人舒适,而不是社交名片。你开领克900接娃,老师不会因为车标便宜就区别对待。你开腾势N9买菜,菜场大妈也不会多给你两颗葱。有网友就说过这样的话,很扎心,但也很实在。
2025年的业内调研数据显示了什么?购买中大型SUV的用户里,超过六成更关注续航加空间加智能配置,只有不到两成会因为品牌溢价多花钱。换句话说,这位老公的选择,可能更多是惯性思维作祟。觉得贵等于好,却忽略了家庭的实际需求。他可能没想过,多花的十万块,够给孩子报两年兴趣班,或者作为应急储备。有人算过一笔账,多花的十万块,够买五年保险加三次全车保养加两年充电费,甚至还能加块高端家用充电桩。从这个角度看,性价比的差距就显而易见了。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选车问题你遇到过吗?
帖子火了之后,评论区直接成了选车辩论现场。各种观点交锋,最后总结下来,还是有些规律可循的。
问题一,预算有限,是选便宜的领克900,还是咬咬牙上腾势N9?答案其实很明确。如果预算卡死45万以内,优先选领克900。多出来的近十万块能升级其他方面,比如加块高端音响系统,或者装个家用充电桩,或者买保险延长保修期。或者干脆把这笔钱留着应对突发开支,比如孩子教育、老人看病这种不期而至的情况。从芯片性能看,领克900的英伟达Thor芯片性能更强,自动驾驶体验更先进,这是实实在在的技术领先。除非你特别在意品牌面子和商务感,否则领克900的性价比真的更实在。
问题二,腾势N9的商务感和品牌背书真的有用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取决于你的用车场景。如果你经常接待客户、谈生意,外观和内饰确实能加分。腾势N9的豪华内饰、品牌背书和云辇A悬架可能会成为谈资。但如果你只是家用,开着孩子上学、周末逛街、假期出游,那么第二排的舒适性就更重要了。领克900的第二排座椅旋转功能、全车三排加热通风按摩,对家人体验的提升更大。记住一点,车是工具,不是身份象征。太多人买车的时候颠倒了这个优先级。
问题三,未来保值率谁更高,多花的钱会不会打水漂?这个问题很现实,因为买车本质上是一个资产配置问题。目前中大型新能源SUV的保值率普遍不高,三年残值率大约在五十到六十这个区间。但腾势因为背靠比亚迪,电池技术更成熟,可能比领克900多保几个百分点,约多卖一万到两万。但这样算下来,你就知道了。领克900便宜近十万,即使保值率低一点,你的实际损失也会更小。长期来看,领克900还是更划算的选择。
结语:选车别"犯糊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从这位老公的选择就能看出一个现象。买车这事儿,最怕想当然。觉得贵的就是好的,却忽略了实际需求。这种思维方式在消费升级的时代很常见,但恰恰是最容易踩坑的地方。
领克900和腾势N9就像学霸里的两个尖子生。一个擅长智驾硬件性能,搭载业界最强的英伟达Thor芯片,配备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一个主打品牌加舒适细节,有奔驰背书和云辇A悬架。但核心生活体验其实半斤八两。与其多花十万买面子,不如多想想。家里人最需要啥?是更强的自动驾驶体验,能让长途驾驶更轻松?是更低的用车成本,能把省下的钱用在更值得的地方?是更豪华的品牌体验,能满足某种心理上的期待?
每个家庭的优先级不一样,所以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但有一个原则可以遵循,那就是理性大于感受,需求大于期待。领克900突破了人们对国产高端品牌的固有认知,用实实在在的配置和性能说话。腾势N9则用品牌和细节打动人心。两条路都走得通,关键是你要想清楚自己最需要什么。
最后的灵魂拷问是这样的。如果是你,预算45万内买中大型SUV,你会选芯片性能最强、配置最丰富的领克900,还是品牌背书最硬、商务感最足的腾势N9?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但重要的是,这个答案应该来自于理性思考,而不是冲动的品牌偏好。因为买车这么大的决定,关系到接下来几年的用车体验和家庭财务,真的值得多想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