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27 日,中国商务部召集部分整车企业、二手车交易平台和行业协会,共同就 “零公里二手车” 相关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将这一长期存在的行业乱象推到了公众面前。所谓零公里二手车,是指已经完成车辆登记手续,定价上低于新车,名义上属于 “二手车”,但实际行驶里程极低甚至为零的车辆。这一现象就像汽车圈的一头 “灰犀牛”,看似行动缓慢,却对整个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
零公里二手车乱象的根源在于汽车市场激烈的竞争。部分车企为了达到销售业绩,通过激励政策让经销商积压一定库存。而经销商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快速回笼资金,将库存时间较久的新车注册为二手车,以零公里二手车的名义推向市场。这种行为不仅让虚假的销量数据掩盖了真实的市场需求,误导了车企和投资者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分配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内卷和恶性竞争,还滋生了一系列税务与合规风险。
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零公里二手车也面临诸多隐患。部分品牌过户后会丧失终身质保等首任车主权益,车辆再次转售时残值更低。例如,某品牌新能源汽车,首任车主享有电池终身质保服务,但车辆过户成为零公里二手车后,新车主就无法享受这一权益,这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和后顾之忧。而且,零公里二手车的质量和售后保障往往不如新车,消费者在购买时很难判断车辆是否存在潜在问题。
权威部门召开闭门研讨会,意味着整治行动箭在弦上。但要彻底解决这一乱象并非易事。一方面,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零公里二手车的界定标准和交易规范,加大对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车企和经销商也需要加强自律,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摒弃这种短视行为。只有从根源上解决库存压力和销售业绩压力问题,建立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杜绝零公里二手车乱象的滋生。否则,这头 “灰犀牛” 将继续在汽车圈横冲直撞,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和行业的利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