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国内车市卖车,你在海外车市数钱。
你说比亚迪为什么喜欢倒腾工厂?
当然不是因为老板喜欢集邮各国护照,而是因为他算过一笔账,发现国内大家卷得像沙县小吃,到了海外,那才叫真香。
别以为造车还是“踏踏实实搞内功”,这年头,谁踏实谁就被踏实地拍在沙滩上。
有些人还停留在“走出去”是为了面子和洋气的年代,殊不知现在“走出去”是因为屋里实在太挤,挤得都快变形了。
比亚迪的工厂,像开盲盒一样,今天一个巴西,明天一个东南亚,后天在欧洲又冒出一个。
你别笑,国内车厂的生存游戏,比《鱿鱼游戏》还刺激。
你以为卖车挣大钱?
哦不,国内一台车,卖一台亏两台,生产线都快变成慈善机构了。
谁还在国内死磕,谁就是新时代的活雷锋,连头发丝儿都要卷成弹簧。
但你说比亚迪图什么?
难道是想跟总统合影留念?
别闹了,人家真正在意的,其实是利润那点小九九。
那些工厂,不是世界地图上的装饰品,是比亚迪的提款机。
你看,比亚迪在海外的毛利率高得让人怀疑人生,利润贡献率直接飙到50%,让国内市场的打工人看了都流泪:这年头,挣钱真的是靠“天高皇帝远”啊。
国内卷出花,卷出刺,卷出地板砖,卷得连留给利润的空间都找不到了。
国内的毛利率,像个羞涩的小姑娘,永远追不上海外的奔放。
有些国内车厂还在苦练内功,幻想有一天能在家门口鲤鱼跃龙门,其实门外面早就是红海,门里面连水花儿都没有。
国内销量看起来挺唬人,动辄几百万辆,表面风光无限,其实一拆细账,发现增长曲线已经不想往上爬了。
更悲催的是,海外市场的销量占比一天天增大,国内越卖越像在给别人做嫁衣。
有人说现在的车企就像一帮考研生,国内考研,题难分高,海外考研,题简单还给奖学金。
你说谁不想去海外上个“水硕”?
再说了,海外不是没有对手,只是那些“老钱”们还没完全睡醒。
别以为丰田、大众们会一直慢吞吞地喝下午茶,等他们醒了,喝完咖啡撸起袖子,比亚迪就得知天命了。
现在的比亚迪,就像当年外资品牌在中国混得风生水起一样,赶紧趁老牌车企还在摸索怎么从燃油车切换到电动车,得多抢点蛋糕。
等到欧美日的厂商反应过来,也开始卷价格、卷配置、卷服务,到时候比亚迪还能不能躺着赚钱?
怕是得躺着装死了。
你别说,比亚迪这波操作还真像是“世界工厂2.0”,满世界插旗,插的不是国旗,是账单。
要知道,国内市场早已天花板撞到头秃。
大家都在写PPT,讲故事,吹牛逼,哪个不是在说“走出去”?
结果真出去了的没几个,毕竟走出去不是去出差旅游,是真刀真枪在那里卖车。
比亚迪这波海外“插队”,就是想趁别人还在磨刀的时候,先把市场蛋糕切一半带回家,剩下的甩给“老大哥”们慢慢嚼。
国内这边呢?
车企们还在苦哈哈地卷营销、卷渠道、卷价格,卷得比头发还细。
车市这几年,已经从“红利市场”卷成了“红血市场”,你要么卷别人,要么被别人卷成饺子馅。
比亚迪看得明白:再在国内死磕,迟早变成“价格屠夫”,最后利润变成情怀,销量变成KPI,大家一起陪跑、一起哭穷。
到头来,国产车成了国际慈善家,海外车成了提款机,这现实比段子还要黑色幽默。
其实,说到底,做企业和做人一样,都有个“窗口期”。
你不趁窗口期往外跳,等窗户一关,就只能在原地做表情包。
比亚迪现在也焦虑,怕的不是赚不到钱,怕的是窗口一关,被老外堵在门里头,哪怕再想出去,也只能隔着窗户干瞪眼。
前几年,外资车企还在研究怎么卖高价燃油车,如今一个个都开始琢磨电动化。
等他们一拥而上,市场就变成了打群架现场。
到时候,比亚迪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你看,海外市场这块蛋糕,真是一块“香甜带刺”的大蛋糕。
谁先咬一口,谁就能先喝汤。
比亚迪这步棋走得漂亮,至少目前看起来,海外市场利润高得让人想学考据学:这到底是车企,还是印钞厂?
可惜好景不长,资本的嗅觉比狗都灵光。
一旦大家反应过来,这市场也得卷起来。
届时,比亚迪还能不能继续赚“容易钱”?
恐怕得看运气。
毕竟,行业历史反复证明,所有“容易钱”都是“暂时的钱”。
谁信谁傻。
说到底,这场全球车市的“圈地运动”,就是一场看谁先反应过来的游戏。
比亚迪能不能像当年外资品牌进中国一样,成为国外电动车的“合资鼻祖”?
没人知道。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国内市场已经被卷成毛巾,拧不出水来。
再卷下去,不如去国外蹭点世界红利。
现在的比亚迪,既是“厂长”,也是“赌徒”,每开一家海外工厂,都是押上未来的一把筹码。
押对了,赚得盆满钵满,押错了,回头还得和同行一起返乡修仙。
当然,还有很多国内车企还在忙着“高举高打”,幻想着在国内市场分一杯羹,却不知道羹已经被人喝得见底了。
你以为自己在喝汤,其实是在舔碗。
比亚迪早就看穿了,国内卷到最后,只有情怀和PPT能过冬。
海外市场虽然有风险,可谁不想做全球版的“霸道总裁”?
至少在海外,车卖得贵,利润比国内肥得多,老板掰着手指头数钱都能乐出鼻涕泡。
比亚迪不是没压力,海外建厂也不是随便撒个种子就能开花。
政策、市场、供应链、文化、售后,每一关都是鬼门关。
可比起国内的“地狱级难度”,海外的“炼狱”还真算是天堂。
说白了,做企业和谈恋爱一样,不能总盯着家门口的姑娘,世界那么大,谁不想出去看看?
比亚迪这波操作,既是无奈也是野心——无奈的是国内玩不下去,野心的是要当全球的“带货一哥”。
讲真,谁的青春不迷茫?
谁的企业不焦虑?
比亚迪这波“全球蹦迪”,既有豪情也有焦躁。
怕的是,窗口期一合上,剩下的就是一地鸡毛。
到时候,海外市场也变成新的修罗场,国内市场早已人去楼空,回头一看,还是被资本收割得干干净净。
其实,比亚迪的焦虑,就是所有中国车企的焦虑。
卷国内,卷到头破血流。
卷海外,卷到天涯海角。
卷来卷去,最后都变成了段子手。
说到底,比亚迪的加速出海,不过是一个卷王的自救,既想活着,又想活得漂亮。
只不过,这世界从来没有永远的蓝海。
今天的蛋糕,明天就变成了战场。
你以为自己是猎人,其实很快就变成了猎物。
等到所有车企都在海外“卷起来”,那画面一定很有喜感:一群中国车企,在异国他乡互相卷到地老天荒,谁都别想独美。
到那时,比亚迪还能不能笑着数钱?
也许只能笑着自嘲一句:幸亏当年卷得早,不然连自嘲的资格都没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