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摩托车圈里有个事儿,可以说是闹得沸沸扬扬,让不少人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那就是曾经风光无限、一度需要加价才能买到的本田CM300巡航摩托车,价格突然间就“跳水”了,一些经销商甚至打出了一万八千八的惊人低价。
这个价格,相较于它三年前刚上市时三万多的官方指导价,基本上是打了对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腰斩”。
这一下,整个市场都炸开了锅,老车主们心情复杂,新看车的用户喜出望外,而更多的人则在好奇,这到底是怎么了?
那个顶着本田光环、被无数新手奉为“信仰之选”的CM300,怎么就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要想把这事儿说清楚,我们得把时间往回倒一倒,看看三年前它刚来的时候是个什么光景。
2021年,本田把CM300带到中国市场,当时的售价是三万三,高配版本要三万四千五。
在那个时候,国内的小排量复古巡航车市场,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你想买一辆看起来有范儿,品牌又响亮的Bobber风格摩托车,放眼望去,几乎只有CM300这一个选择。
本田这个牌子,在大部分国人心中就代表着皮实、耐用、省油,质量有保障。
所以,尽管价格不菲,CM300一上市就成了爆款,买车得排队,甚至还要加价几千块才能提到车,等上三五个月都是常态。
那时候,拥有一辆CM300,不仅是交通工具,更像是一种身份和品味的象征,很多人心甘情愿地为这份“本田信仰”支付了高昂的溢价。
但是,我们冷静下来看看这辆车本身,它的配置真的撑得起三万多的身价吗?
它的核心,是一台单缸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技术其实有些年头了,性能表现在同级别里也就算中规中矩。
车灯还是传统的卤素灯,晚上照明效果一般。
仪表盘是机械指针加一小块液晶屏,虽然说是复古,但科技感确实差了点意思。
最让车主们头疼的,是它那个只有11.2升的小油箱,续航能力很有限,稍微跑远一点就得惦记着找加油站,很多人开玩笑说买了这车就等于和加油站成了战略合作伙伴。
说白了,除了帅气的外观和那个闪亮的本田标,CM300在硬件配置上,确实显得有些“朴素”了。
在当时,因为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消费者没得选,只能接受这种高价低配的现实。
然而,市场是不会一成不变的。
就在本田舒舒服服地享受着品牌溢价带来的红利时,我们国内的摩托车厂家已经悄悄地追了上来。
他们看准了这块市场的巨大潜力,也洞察到了CM300的明显短板,于是,几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横空出世,直接向本田发起了挑战。
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钱江闪300S和豪爵TR300。
这两位国产选手,可以说是招招都打在了CM300的痛点上。
先说钱江闪300S,它最聪明的一点,就是抓住了巡航车的灵魂——发动机。
本田用的是单缸,闪300S直接给上了一台V型双缸发动机。
懂车的朋友都知道,V缸发动机那种独特的“马蹄音”,才是美式巡航车的精髓所在,听起来就比单缸车有气势得多。
不仅如此,它还用了皮带传动,这种传动方式比链条更干净、更安静,后期维护也省心,通常是在更高级别的巡航车上才能看到。
而这样一台声浪迷人、配置高级的车,价格却只有两万出头。
这么一对比,那些花了三万多买了单缸CM300的车主,心里自然不是滋味。
再看豪爵TR300,作为国内摩托车行业的领军企业,豪爵对用户的需求把握得非常精准。
它走的是一条稳扎稳打的实用路线。
CM300被吐槽油箱小,TR300就直接给了一个16升的超大油箱,续航里程大大增加,让长途骑行不再有焦虑。
发动机用的是同步双缸,运行起来比单缸平顺很多,震动也小。
在做工和用料上,豪爵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准,整车质感完全不输合资品牌。
更关键的是,当本田还在为要不要标配ABS而犹豫时,像牵引力控制系统(TCS)、滑动离合、全车LED灯光、全彩液晶仪表这些在汽车上都算得上亮点的配置,在同价位的国产车上已经快成了标配。
国产车这一套“配置拉满、价格亲民”的组合拳打下来,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消费者们都是很现实的,大家用自己的钱来投票。
当花两万多块钱,就能买到一台发动机更好、配置更高、续航更长、骑起来也同样有乐趣的国产巡航车时,为什么还要去为本田那个溢价严重的“信仰标”买单呢?
于是,我们看到路上的闪300S和TR300越来越多,而曾经一车难求的CM300,却开始在经销商的仓库里积压。
经销商是最先感受到市场寒意的。
车卖不出去,库存越堆越多,资金被大量占用,再不降价处理,这些车放久了就成了贬值的铁疙瘩。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降价潮开始了。
从最初的官方小幅调价,到后来经销商为了清库存而给出的大额优惠,最终演变成了如今不到两万块的“骨折价”。
这次降价,对新用户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但对老车主,尤其是高价入手的那批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二手车市场价格应声暴跌,一辆没骑多久的准新车,可能转手就要亏掉一万多,这让很多老车主感到非常无奈。
这场价格风暴,反映出的其实是中国摩托车工业的崛起。
这和我们熟悉的手机、家电等行业的发展历程非常相似。
曾几何前,我们觉得进口、合资品牌就是好,国产就是不行。
但现在,国产品牌通过技术积累和市场竞争,已经能够造出在产品力上不输甚至超越国际大牌的产品。
它们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和痛点,反应速度也更快。
据说在本田降价的消息传出后,豪爵等厂家立刻就调整了自家产品的策略,这种敏锐的市场嗅觉,是那些决策流程漫长的跨国公司难以比拟的。
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转变:消费者不再盲目迷信品牌光环,而是越来越看重产品本身的价值和性价比。
买国产车,不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反而成了一种理性和自信的体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