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要一提起买车,大家伙儿脑子里可能最先蹦出来的就是各种新能源品牌,什么自动驾驶、大彩电、零百加速,聊得热火朝天。
这么一来,很多人心里就犯嘀咕了,像上汽大众这种咱们父辈就开着的老牌合资车企,在今天这个“电车”满天飞的时代,是不是有点跟不上趟了?
感觉好像没以前那么能打了。
但你要是真这么想,那可能就看走眼了。
实际上,这个我们眼里的“老大哥”非但没有掉队,反而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地调整了姿势,不仅稳住了阵脚,还打出了一套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组合拳。
咱们先来看最实在的东西,就是卖得到底怎么样。
毕竟车企说得天花乱坠,最后还得看老百姓愿不愿意掏钱。
根据最新的数据,就在今年前七个月,上汽大众卖出去了超过六十万辆车,跟去年同期比,还稍微涨了一点点。
这个数字可能听起来没那么惊人,但在现在这个汽车市场竞争得跟“打仗”一样的环境里,能不往后退,还能往前挪一小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这说明它的基本盘,也就是最忠实的那批用户,还是非常稳固的。
那这六十多万辆车,主要是谁在贡献力量呢?
说出来大家肯定都熟。
朗逸,一个月卖两万三千多辆;帕萨特,一个月卖一万七;途观,一个月也有一万六。
这几款车,可以说是上汽大众的“看家法宝”了。
就像咱们去一家信得过的老馆子,总有几道闭着眼睛点都不会错的招牌菜。
为什么大家还愿意买这些“老面孔”?
因为它在一些最基础、最关键的地方,做得确实扎实。
就拿帕萨特来说,它最近参加了一个国内非常权威的汽车安全碰撞测试,叫中保研。
在这个测试里,不管是保护车里的人,还是保护车外的行人,甚至是车辆的辅助安全系统,它全都拿到了最高的“优秀+”评价。
这可不是厂家自己吹的,是真刀真枪撞出来的。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车的安全肯定是头等大事,这一点,大众确实抓住了很多人的心。
再说一个很实在的好处,就是保值率。
车是个消耗品,开一天就掉价一天。
但有些车掉价慢,有些车掉价快。
途观L这款车,在最新的二手车保值率报告里,是同级别合资SUV里最保值的。
这意味着你开个几年再卖掉,能比买别的车多收回不少钱。
这笔账,精打细算过日子的老百姓肯定会算。
所以你看,上汽大众就是靠着“安全、可靠、保值”这几样硬功夫,牢牢守住了自己的地盘。
当然,光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肯定是不行的,时代在变,消费者的口味也在变。
以前大家买车,关心的是发动机、变速箱怎么样,开起来稳不稳。
现在呢?
年轻人坐进车里,第一件事可能是看看中控屏幕大不大,车机系统顺不顺,能不能动动嘴就让它放歌、开空调。
在这方面,说实话,以前的合资车确实有点跟不上趟,车机反应慢、功能少,被很多人吐槽是“老人机”。
上汽大众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现在搞了一个叫“合资2.0”的新战略。
这个战略说白了,就是要把德国车的优秀底子和中国最先进的智能科技结合起来,搞一个“强强联合”。
这个思路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前不久刚上市的全新上汽奥迪A5L。
这台车可不一般,它虽然是一台纯正的燃油车,但却是全球第一款搭载了华为乾崑智能系统的燃油车。
华为的技术有多厉害,咱们中国人心里都有数。
把它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装到奥迪车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简单说,就是你既能享受到奥迪那种扎实的底盘、精准的操控和豪华的做工,又能体验到像最新款国产新能源车一样聪明伶俐的车机系统。
想去哪儿,一句话的事;开车累了,智能驾驶辅助能帮你分担很多压力。
这就彻底打破了过去那个“油车不智能,智能非油车”的旧观念。
上汽大众管这个叫“油电同智”,意思就是不管是我的燃油车还是电动车,在智能化体验上都要做到一个水平。
他们不光是在奥迪这样的高端品牌上这么干,在更大众化的车型上,比如帕萨特Pro、途观L Pro这些车型上,也普及了这套智能化的东西。
效果怎么样呢?
据说,就这几款主打智能化的“Pro”车型,加起来已经卖了快十万台了。
这说明,老百姓对于“一台开起来很棒,用起来又很聪明的燃油车”是非常认可的。
这种“德国品质+中国智慧”的组合,确实打到了市场的痛点上。
最后,我们再看看上汽大众对未来的打算。
他们并没有因为燃油车卖得好就沾沾自喜,也没有一头扎进纯电动的浪潮里不管不顾。
他们的规划非常全面,可以说是“多条腿走路”。
接下来,他们的新车会一个接一个地来,有升级版的性能小钢炮凌渡L,有全面智能化的Pro家族,还有全新的电动车。
更长远的目标是,到2030年,要推出超过二十款新车,这里面什么都有:既有传统的燃油车,也有纯电动车,还有现在很多人关注的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车。
这个布局就非常聪明了。
因为它充分考虑到了中国市场的复杂性。
咱们国家这么大,每个地方、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
有的人住小区,安不了充电桩,那纯电动车对他来说就不方便;有的人每天上下班路程不长,家里又能充电,那纯电车就特别省钱;还有很多人,既想要电车的安静省油,又担心跑长途没电,那插电混动或者增程式就是最好的选择。
上汽大众把所有的可能性都给你准备好了,不管你有什么样的需求,它都能拿出一款对应的产品来满足你。
这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厨,菜单上既有经典招牌菜,也有新潮的融合菜,还有各种口味的家常菜,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种不偏激、不固执,踏踏实实满足各类消费者需求的做法,或许正是一个成熟企业在剧烈变革的时代里,能够行稳致远的最大智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