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过就加入,深圳政府为了电动自行车也是操碎了心了!
自从放开电动自行车管理之后,深圳的电动单车就呈指数级增长,因为"小电驴"在深圳这样交通拥挤的城市真的是太香了!
看到这个天桥斜坡设计,心情挺复杂的。一方面觉得深圳的务实精神真的没得说,看到电动车大量出现,马上就想办法适应现实,给车主提供方便。
但另一方面,这不也说明了城市规划的滞后吗?
电动自行车在深圳爆发式增长,背后的原因再明显不过了。地铁虽然发达,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直存在。公交车在高峰期堵得要命。打车成本高,停车位又贵又难找。
这时候电动车出现了,便宜、灵活、不堵车。
谁不爱呢?
深圳的管理者应该早就意识到这个趋势了。毕竟作为一个年轻人聚集的城市,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本来就高。再加上这里的生活节奏快,大家都想要最高效的出行方式。
现在建斜坡,其实是在补课。
补之前没有预见到的课。
当然,亡羊补牢也不算晚。至少比一味禁止要实际得多。有些城市到现在还在和电动车较劲,一边禁止一边又拿不出替代方案,最后就是猫捉老鼠的游戏,谁都不开心。
深圳这一招,承认现实,顺应趋势,然后想办法规范管理,确实聪明。
不过说到底,这种斜坡设计只能算是应急措施。更长远的解决方案还是要在城市规划的源头上下功夫。新建的道路和桥梁,一开始就应该考虑电动车的通行需求。
现在深圳的电动车数量还在增加,光有斜坡肯定是不够的。停车位、充电桩、专用车道,这些配套设施都得跟上。
最重要的是管理规则要明确。现在很多电动车主其实也挺无奈的,不知道哪里能停,哪里不能停,怎么骑是对的,怎么骑是错的。
规则清楚了,执行到位了,这个行业才能真正健康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