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号排到60号!高速充电比堵车还闹心
谁懂啊!国庆开电车回家的痛,全在高速服务区的排队号里了。9月30日晚,从广州回湖北的辰女士在湖南官庄服务区拿到充电号时傻了眼——已经叫到49号,前面还有14辆车在等。
这个服务区就2个充电桩4个接口,一辆车充40分钟,她硬生生等了3小时,加上充电时间,光补能就花了4小时。
有个京哈高速的车主,排到60多号,从天黑等到凌晨才充上电。有车主吐槽:“下高速找桩怕绕路,更怕下去还是排大队,只能在服务区硬耗。”服务区里到处是打盹的车主,有的带孩子在长椅上睡着,有的蹲在角落啃泡面,充电口成了最抢手的“香饽饽”。
357万台充电桩,为啥还不够用?
明明数据看着挺亮眼:全国公共充电桩已达357.9万台,高速服务区覆盖率超97%。可国庆期间,超三分之一的高速充电桩全负荷运转,沈海、长深高速的桩更是从早忙到晚。
问题出在“潮汐魔咒”上:平时服务区充电桩使用率不足20%,一到节假日,日均1250万辆新能源车涌上路,比去年多了30%。
不少增程、混动车主也来排队——加油站同样大排长龙,电费还比油费便宜一半,自然要抢充电口。江苏一天就有72万辆新能源车跑高速,充电桩再密也扛不住集中爆发的需求。
“移动充电宝”上阵,能解燃眉之急吗?
为了救场,各地都亮出了招数。湖南30对服务区派专人叫号,还把充电桩设成“最多充80%”,逼着车主快充快走,提高周转率。南京沪蓉高速服务区新增12台快充桩,宁波慈城服务区直接上了超级充电桩,功率是普通桩的8倍,15分钟就能补满大半电。
更灵活的是“移动充电宝”——19台应急储能充电车被投放到武深、京港澳高速,哪里堵就开去哪里救急。国家电网还试点“充到80%送优惠券”,劝车主下高速去城市桩补能。有车主试了这招,下高速找桩果然没排队,就是得多绕几公里。
充电难的根儿,到底在哪?
专家说了,短期靠“移动补能+限充”救急,长远还得破解“建桩悖论”:平时使用率低,企业不愿多投钱;节假日不够用,建多了又浪费。其实可以学服务区卖特产的思路,把充电桩和餐饮、购物结合,让运营商多赚点,才愿意提前布局。
眼下返程高峰(10月6-7日10点到21点)要来了,沈海、京沪高速的车主可得提前规划。有老司机支招:用导航看充电桩实时排队,避开10-19点高峰,实在不行就多充几次小电,别等见底了才找桩。
你国庆开电车遇到充电难了吗?有啥避坑技巧?评论区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