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昕昕
前言
最近汽车行业里闹得沸沸扬扬,德系巨头大众差点儿因为一颗不起眼的小芯片卡住命脉,这剧情的发展比看连续剧还精彩。
荷兰队友突然“背刺”
到上月底,荷兰突然来了一场“国有化闪电动作”,把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工厂给接管了。理由说得挺有理有据的——主要是“知识产权和安全方面的担心”。
结果,《纽约时报》挖出了法院资料,原来是美国在幕后施压,就像大哥让小弟去找茬似的。
你得知道,这家厂可是全球前三的功率半导体巨头,每年生产几十亿颗芯片,大众、宝马这些车企都是它的“铁粉”客户。
中方反手“换门锁”
荷兰刚一出手,中方十月初就展开了自我保护的反击:安世的成品芯片别打算从中国往外出口了。
这事儿挺容易明白的,就像有人抢了你们店,你还能一如既往地开门送货?谁能想到,这一下子把德国车界的“命脉”给戳中了——安世芯片在汽车里的地位那叫一个关键,简直是“螺丝钉界的顶流”。一块电路板上能装好几个,普通汽油车得用个四百颗,电动车更是冲到快一千颗。
大众集体“卡bug”
最倒霉的还得说德国大众,直接变成了“PPT车企”了。根据《图片报》的消息,从下周三开始,沃尔夫斯堡工厂要停产了,高尔夫先算是“中招”,接着像途观、探岳这些畅销的车型也可能会受影响。
更令人郁闷的是,大众两个替代方案都没找到,就像奶茶少了珍珠一样——根本没法搞。如今,他们已经开始和政府商量“缩短工时”的计划,几万员工的饭碗都悬着呢,这不叫造车,分明就是坐过山车。
最逗的是茨维考工厂发言人硬撑说“报道不实”,可是不到一会儿内部信就啪啪打脸:“不排除生产受到影响”。
这回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跟小尼春晚变魔术似的——嘴上说没事,身体却挺诚实的。
结语
现在不光是大众有点慌呢,宝马、奔驰都在“赶紧分析局势”,连日本丰田和本田也受到了“供应风险”的提醒。
欧洲汽车协会发出警报,说库存可能撑不了几天几夜,美国家车厂家更是慌得组建了“全天候应战团队”。没想到荷兰的那一出操作,把美、欧、日的车企全都逼到了悬崖边。这波“伤敌一千,己方损失更大”,别说小丑了,连旁观的都得摇头叹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