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这玩意儿,有时候比发动机积碳还难清理。
记得几年前,增程车刚冒头的时候,那叫一个惨。业内专家们一窝蜂地给它贴上“落后技术”的标签,仿佛这玩意儿连上路的资格都没有。2020年,李想那句“一帮搞臭技术的,天天冲我们哔哔”直接引爆舆论,一时间,增程车成了“智商税”的代名词。可谁能想到,几年后的今天,增程车不仅没死,反而卖疯了?2024年累计销量破110万辆,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了票——那些当初嚷嚷“落后”的人,脸疼不疼?
技术好不好,不是靠嘴炮,而是靠脚踩油门。
早期的增程车确实问题不少,油电转化效率低,馈电油耗高得吓人,动力还动不动就“阳痿”,满电时生龙活虎,馈电时蔫得像宿醉后的打工人。可问题是,技术是会进步的,偏见却往往原地踏步。阿维塔07的昆仑增程,直接把油电转化干到了3.63kWh/L,馈电油耗6L左右,满电馈电加速衰减率最低只有11%。这哪是“落后技术”?这分明是把“既要又要还要”的贪心需求,硬生生给实现了。
我们总爱给新事物贴标签,却忘了标签会过时。
增程车被骂“落后”,本质上是技术鄙视链在作祟。燃油党看不起混动,混动党看不起增程,纯电党又看不起所有人。可现实是,中国的新能源市场足够大,大得能容下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有人需要纯电的极致环保,有人需要混动的平衡,也有人需要增程的“无焦虑”。技术没有高低贵贱,只有适合不适合。阿维塔07的昆仑增程,用44.39%的热效率、近乎无感的NVH、馈电不降级的动力表现,证明了增程不是“妥协”,而是另一种“进化”。
消费者的脚,比专家的嘴诚实。
当年那些唱衰增程的“专业人士”,现在估计正忙着删帖。市场从不说谎——如果增程真那么不堪,为什么越来越多车企把它当救命稻草?为什么消费者愿意掏钱?说白了,老百姓不在乎技术路线吵不吵架,只在乎这车能不能省钱、省心、省事。阿维塔07能加92号油,一箱油从深圳干到武汉,馈电时动力不拉胯,静谧性媲美纯电……这些实实在在的体验,比一万句“技术先进”更有说服力。
偏见是座山,翻过去的人才能看到新风景。
增程车的逆袭,像极了当年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的故事。诺基亚CEO那句“我们没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输了”,至今听来仍让人唏嘘。技术变革的浪潮里,傲慢和偏见才是真正的“落后”。阿维塔07的昆仑增程,用油电转化、馈电动力、静谧性这三板斧,劈开了质疑,也劈出了一条新路——与其争论“先不先进”,不如想想“好不好用”。
说到底,技术是为人类服务的,不是用来站队互撕的。当一辆增程车能做到低油耗、长续航、强动力、高静谧,甚至不挑油品时,所谓的“落后”标签,早该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了。市场不会骗人,消费者的选择,才是技术最好的裁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