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当下,电动两轮车凭借其便捷、灵活的特性,已然成为众多消费者日常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近年来,随着电动车新规的逐步推行,整个电动两轮车市场变得愈发热闹。据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2025 年 1-5 月电动两轮车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其中生产2757万台,同比增长27.9%,内销出货2583万台,同比增长32.5%,这一显著增长幅度,在整个交通工具细分市场中表现颇为亮眼。2025年1-5月电动两轮车产销数据(万台,%)
注:数据口径包含电动自行车,轻便型电动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不包含滑板车、平衡车、电助力自行车奥维云网分析高速增长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国补政策延续持助力电动两轮车增长
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提振消费” 成为热议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 3000 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并将绿色消费、新质生产力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在电动车行业,这一政策显著地促进了绿色消费。多家企业精准对接政策导向,推出了 “国补 + 品牌补贴” 的双重让利方案。消费者在置换时,可享受到 “旧车折价 + 国补直减” 的双重优惠。这也极大地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切实形成一波春日购车热潮。
二、机动车驾驶新规实施,有效扩展使用人群
公安部于 2025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修订后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其中将摩托车驾照(D、E 证)的报考年龄上限从 60 岁放宽到 70 岁。这一举措意义重大,意味着 60 至 70 岁的老年人只要通过相应考试,就能够合法驾驶电动摩托车、三轮车等七种类型的车辆上路。在此之前,由于驾照报考年龄限制,这部分老年人群体的出行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政策调整后,他们的出行选择更加丰富,对电动两轮车的市场需求也随之释放,间接带动电动两轮车市场的发展。
三、电动车新国标实施,加速经销商囤货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 2025 年 9 月 1 日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生产企业指明了提高产品安全水平的方向。对于生产厂家而言,为在新国标实施前清理库存,降低成本风险,纷纷采取措施刺激经销商囤货,力求在 8 月底之前将现国标产品从工厂端完全清出。这使得经销商加大了采购力度,进而推动电动两轮车销量的增长。
价格战加速长尾品牌出清 行业位次有调整在市场需求增长的同时,电动两轮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当前,电动车行业价格内卷现象严重,品牌之间通过价格竞争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在激烈的价格战中,一些实力较弱、技术和品牌影响力不足的长尾品牌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而头部品牌凭借自身在技术研发、品牌知名度、渠道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在价格战中不仅能够保持市场份额,甚至还能实现份额的进一步提升。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1-5月,九号电动车份额增长1.9%,爱玛电动车份额增长1.6%。
综合国补政策、驾照报考年龄放宽以及新国标实施等因素,行业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发力推动销量提升。而价格战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行业洗牌,促使行业格局发生调整。作为中国绿色出行革命的代表产业,电动两轮车正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经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升级”的关键转型。2025年前五个月的高增长,既彰显了产业的蓬勃活力,也预示着更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即将到来。对于企业而言,唯有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持续创新能力,方能在行业洗牌中赢得最终席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