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汽车销量像场热闹非凡的擂台赛,老牌劲旅和新锐选手各自使出浑身解数,有人稳如老狗,有人跌跌撞撞,但都拼得你死我活。
比亚迪,这个“老司机”,39.6万辆入账,却硬生生地递上了年内首次同比下滑的成绩单——就跟一位跑了无数马拉松的大佬突然发现腿软了一样,心里那个慌啊。
汉L还在用超级e平台和那5分钟充400公里的闪电速度扛着高端轿车大旗,可宋PLUS冠军版靠着1200公里续航把SUV市场搅成了麻辣烫。
不过说到底,价格战这口锅谁也甩不掉:优惠砸下来利润跟气球一样被戳破,这让不少车型更新换代节奏慢半拍,看起来是累觉不爱。
吉利悄咪咪地发起反攻,28%的增幅狠狠给对手来了个下马威。
银河系列里藏着雷神EM-P超级混动系统、1400公里综合续航,还有全系标配的高阶NOA自动驾驶辅助,就像篮球场上的三分射手,不光远投准,还防守紧。
这背后透露的是一个信号:吉利不仅想当国内高手,更要冲击国际舞台,那32%海外增长率不是吹的。
但别光看炫技,高科技同样意味着成本压力山大,要是在烧钱模式里越陷越深,小船翻了可没人帮忙救。
长城汽车今年有点意思,一举拿下13.4万辆,同比增长23.3%。
柠檬混动DHT技术给哈弗H6新能源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油耗低到4.9升还能纯电跑110公里,是不是很诱惑?
欧拉好猫复古风设计圈粉无数女性用户,坦克品牌瞄准新能源转型,一脚踩进海外市场超过20%,野心勃勃。
不外乎嘛,大环境变幻莫测,新政策、新补贴退坡,都像悬顶达摩克利斯之剑,让长城必须不断创新,否则随时可能从风口摔下来。
再看看德系,上汽大众这波数据只能用挣扎形容,同比涨1.4%差点没让人笑喷。
朗逸、帕萨特销量双双跳水15%以上,好家伙,以前的大哥们如今遇到暗礁险滩。
ID系列虽祭出五万块以上优惠杀器,但智驾功能落后于新势力,被甩开几条街。
“溢价”优势正在消散,他们现在更像高速公路上的龟速司机,被那些智能电动车飞速超车。
在这片红海中,不迅速适应智能化浪潮,只能眼睁睁看自己变历史尘埃。
广汽丰田则走小步快跑路线,今年9月7.12万辆,同比增长0.9%,乍一听不起眼,但韧性十足。
他们家的铂智3X依托丰田经典混合动力技术,加上智能互联配置,实现近万台交付,这说明插电式混动车型还有春天。
然而,当纯电军团越来越壮大时,“保守”两字显得尤为扎眼,就好比踢足球只会传球却不敢射门,“插混替代”的阴影挥之不去,如果不能加快步伐,在未来大战中恐怕难以站稳脚跟。
咱们倒回头瞧瞧新势力阵营——他们年轻气盛,也磕磕碰碰,却永远不会停下来摸索方向。
理想汽车8.3万辆,同比增长45%,家庭定位精准,每款车型从影音娱乐到城市NOA泊车,无一不是直击30-50万元买家的痛点。
他们直营店铺已经突破600家,下沉四线城市,把NPS(净推荐值)维持在第一名的位置,用粉丝经济杠杆玩得炉火纯青。
当然,再牛逼的人也绕不开规模瓶颈这个坎儿,没有找到真正盈利密码,再多烧钱也是养孩子般费劲活计。
问界成为今年黑马中的黑马,一路狂奔68%,卖出6.2万辆,全赖华为生态系统撑腰。
从ADS 4.0自动驾驶,到HarmonyOS座舱系统,再搭配M9玄武安全车身,每一步都是踩在用户心理软肋上。
他们渠道扩张40%的数据透漏着一种拼命三郎精神:“技平权”,就是要把尖端科技普惠化,把别人家高级货直接搬进寻常百姓家。
不过话说回来,对华为供应链过度依赖就像赌桌押重注,一旦合作翻脸,公司岂止输惨,是直接被KO。
所以自主研发能力绝对是他们接下来必修课,不然哪天真栽了,那就叫“断臂求生”。
蔚来作为换电体系弄潮儿,今年卖出了3.1万辆,同比增长25%。
ET5T车型三分钟极速换电,加550公里续航,对于白领打工人来说简直良药妙方,全国2300座换电站形成独特护城河。
同时推出车、电分离策略降低购置门槛,提高客户粘性(NPS超过75),商业模式堪称创新教科书级别。
但资金压力巨大,加上政策变化扑朔迷离,这盘“大棋”每下一子都牵动众多目光,需要时间证明自己的价值是否经得住考验。
小鹏终于喘口气,以2.9万辆同比上涨22%。
XNGP 5.0智驾助推G6实现无图城市NOA覆盖;G9凭借800V高压平台和极速充电影响科技控胃口。
另外,与滴滴展开B端智驾项目合作,为收入打开新的通道。
但是频繁战略调整留下的不确定感仍旧萦绕耳边,该怎么巩固核心竞争力、拓宽盈利路径才是燃眉之急,否则容易陷入“大而不强”的怪圈,说白了就是有料但没爆发力罢了。
极氪算是一匹“小众狠角色”,今年销售2.1万,同比猛增30%。
007以中大型轿车身份抢占20万元亲民定价区间,相当于送消费者一张性价比机票;极氪X灵巧设计俘获年轻消费者芳心。
有吉利供应链撑腰,成本控制棒棒哒,不过如何摆脱“小众标签”、提升品牌认知度以及产销协调,将决定它能否蹭蹭往前窜还是原地踏步。
这一切揉合成中国乘用车行业最精彩的一幕——能源革命与智能化浪潮叠加后的狂欢派对,各方力量你来我往,好戏连台。
有时候,我就在想,我们是不是太习惯盯着某些厂商的小失误,而忽略背后千千万万个家庭生活方式因这些改变而悄悄发生转折?
网络上一边倒批判声此起彼伏,其实网友偶尔挺逗,比放大镜还精准专挑别人芝麻大小缺点看,从来不过问自家西瓜咋整。
这场游戏最终谁赢谁输,还真不好说,可唯一肯定的是,没有哪个玩家愿意轻易认输,你怎么看呢?
毕竟,在这场没有裁判吹哨子的比赛里,每个人都是主角,也是观众,你准备下注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