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战略咨询《2025新能源汽车城市综合发展指数评估报告》发布,沪深京渝前四,宁波升至第7位

近期,长城战略咨询于宁波正式发布了《2025新能源汽车城市综合发展指数评估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报告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以城市为评估单元,构建了一套全面、综合的发展指数评估体系,详细呈现了过去一年中,全国25座重点城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中的地位演变与“生态位”调整情况。

《报告》明确指出,上海、深圳、北京、重庆四座城市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稳居新能源汽车城市综合发展指数的第一梯队。其中,宁波表现出色,以全国第7名的成绩位列其中,且较上一年度排名上升了1位,彰显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长城战略咨询《2025新能源汽车城市综合发展指数评估报告》发布,沪深京渝前四,宁波升至第7位-有驾

根据《报告》深入分析,这25座头部城市已成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领跑全球的核心引擎。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些城市在新能源汽车城市综合发展总指数以及产业、创新、消费、基建、潜力等各个细分指数上均实现了显著提升,共同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从总指数维度观察,25座城市依据评估分值被划分为三个梯队,且第一、二梯队的城市数量均有所增加。具体而言,第一梯队城市的评估分值超过80分,城市数量由原先的3座扩展至4座。除上海、深圳、北京继续稳坐前三甲外,重庆也凭借出色的表现,分值突破80分大关,成功跻身领跑行列。第二梯队城市的评估分值位于70-80分之间,展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包括广州、合肥、宁波、武汉、杭州、天津、苏州、西安、成都、长沙、南京、郑州、无锡、长春、常州等城市。而第三梯队城市的评估分值则在60-70分之间,这些城市或在细分领域具备独特优势,或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主要包括芜湖、柳州、青岛、惠州、宁德、宜宾等6座城市。

聚焦宁波,其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城市综合发展指数中取得了77.1分的优异成绩,位居全国第7位。在分指数方面,宁波同样表现出色:产业指数排名第4位,较上一年度提升了3位,这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的倍增,2024年宁波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9.8万辆,同比增长109%;创新指数排名第7位,体现了宁波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与突破;消费指数排名第14位,2024年宁波新能源汽车净增保有量达到18.2万辆,同比增长92.8%,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消费潜力;基建指数排名第5位,反映了宁波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完善与领先;潜力指数排名第10位,较上一年度提升了1位,预示着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