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固态电池路测创新!国产逆袭,官宣突破:6分钟快充续航千米

一辆奔驰,从德国悄悄出发。

不带充电桩,不搞后勤保障,就这么一口气杀到了瑞典。

1205公里,全程不充电。

靠的是什么?欧美藏着掖着的固态电池技术。

欧美固态电池路测创新!国产逆袭,官宣突破:6分钟快充续航千米-有驾

消息一出,全球新能源车圈直接炸锅。

奔驰更是撂下狠话:我们这项技术,足以“领先中国20年”。

这话,就像一颗手雷,精准地扔进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

火药味,瞬间就起来了。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可这边狠话还没凉透,中国企业直接用行动扇了回去。

国轩高科二话不说,甩出一张“王炸”。

我们家的“固态电池”,装车路测,续航随便就破了1000公里。

实验室里,续航数据已经冲到了1500公里,能量密度更是干到了300Wh/kg。

最狠的是,国轩宣布:今年就批量交付!

紧跟着,长安、孚能科技这些国内大厂也排着队官宣,把自家的量产时间表拍在了桌上。

一场突如其来的技术亮剑,看得人是热血沸腾。

但这份热闹,对刚提了新车的车主来说,却品出了一丝苦涩。

不少人在车友群里唉声叹气:

“完了,刚开上就成了绝版,二手车价怕是要崩。”

欧美固态电池路测创新!国产逆袭,官宣突破:6分钟快充续航千米-有驾

新提的车瞬间不香了

续航焦虑,就像一把刀,一直悬在所有电动爹的头上。

而固态电池,就是公认能砍断绳子的那把利器。

现在的液态电池,技术挖到头,续航天花板也就八百公里。

起步就是1500公里,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对手。

它不光跑得远,还特别安全。

因为从材料上就杜绝了“火烧连营”的风险,稳定性直接拉满。

充放电一万次,电池容量还有90%以上。

要知道,现在主流电池的循环寿命,也就两三千次。

先别激动钱包顶不住

技术的狂欢,转眼就成了老车主的“劫难”。

这迭代速度,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

想想两年前,400公里续航还敢自称高端。

同款车型扔到二手市场,价格直接给你腰斩。

一项新技术量产前,就是旧技术产品贬值最狠的时候。

欧美固态电池路测创新!国产逆袭,官宣突破:6分钟快充续航千米-有驾

这种恐慌,已经传导到了买车的人那里。

北京有位王先生,本来车都看好了,一听说某品牌明年要上固态电池。

用他的话说,现在买车,跟“49年入国军”没啥区别。

“等等党”的队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壮大。

落后就要挨打这滋味咱懂

不过,话说回来,科技的脚步总不能因为少数人焦虑就停下。

其实我们的技术储备,远比大家看到的更深。

前阵子,西北师范大学已经搞出了我国第一块原子能电池。

你没听错,就是原子能。

设计寿命上千年,堪称“传家宝”级别的能源。

“技术能跟上甚至领先,总比被别人卡着脖子强。早买早享受,这几年省下的油钱,换来的方便,不也是价值吗?”

毕竟,“落后就要挨-打”的滋味,我们比谁都懂。

结语

当然,尽管各大厂家喊得震天响,但固态电池想飞进寻常百姓家,还早着呢。

最大的问题,就一个字:贵。

欧美固态电池路测创新!国产逆袭,官宣突破:6分钟快充续航千米-有驾

按现在的估算,固态电池的成本,是现在电池的两到三倍。

装上它的车,起步价可能就得40万。

这价格,显然不是给普通人准备的。

行业里的普遍共识是,全固态电池真正普及到主流市场,恐怕要等到2035年。

所以,无论是已经开上电车的朋友,还是正在持币观望的“等等党”。

真没必要被未来的技术焦虑给绑架。

坦然享受当下的科技便利,同时满怀期待地迎接未来。

这,或许才是面对时代浪潮,最酷的姿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