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的智驾占比!陈震晒小鹏X9智驾日常,这才是智驾第一梯队!
你以为现在的“自动驾驶”还停留在PPT演示和老板画饼环节?醒醒吧,该卷的卷王已经把智驾真刀真枪地跑上了路。而这把锋利的刀,最近恰好握在陈震手里。
8月2日,有网友抛出一个灵魂拷问:什么样的智驾产品,才算得上是“第一梯队”?这可不是“遥遥领先”式的自卖自夸,而是真想找点真材实料。陈震倒也不含糊,直接把自己小鹏X9的行车后台数据截图贴出来,一个大写的直球砸在了键盘上——在7月26日至8月1日这六天里,419.4公里总里程,392.7公里一致靠着智驾系统行进,智驾占比高达94%。
什么意思?简单粗暴地讲——除了进出园区、上下地库门口、洗车跟保安招手的那几百米,还真没怎么动用自己的双手。剩下的,全程放权给了机器。这不是“吹牛不上税”,是真实数据摆在桌面上:你再想阻止自动驾驶往现实里渗透,已经晚了,卷起来的水花,膝盖以上了都。
数据上是亮眼的,但网友不买账的还是一如既往,有人问:小鹏的智驾很强,蔚来的ET9拿来比一比,差距在哪里?陈震摊手,不遮不掩:“目前还比不上小鹏,看下一个版本吧。”
再有激进网友催问:L3级智驾啥时候全员上岗?陈震也是实诚,直接道出行业通病:“都盼着L3,但还得看法规。L3一上路,谁是在裸泳就一清二楚了。”这句略带冷嘲热讽的“裸泳论”,你以为是在指谁?懂的都懂,不能补课的学渣总想着拉慢班级进度,这事儿谁没遇见过?
余承东前段时间就公开吐槽过:别让“差生”标准限制了整个行业的进步。可惜现实总比理想魔幻得多。舆论场上一边鼓吹技术飞升,另一边却还在为落地门槛和政策博弈扯皮。到头来,最吃亏的还是那些拼命想提速的优等生和他们的真实用户。
当然,汽车圈的“考竞赛”也从来没离开过套路。厂家们个个嘴炮功夫一流,说自家智驾有多牛,管你实际能不能自动换道、找车位、识红绿灯,新闻稿里全有。但有一点千万别忘:智驾能做什么广而告之,不能做什么也必须明明白白说清楚。如果真当自己是“老司机”,结果命没在自己手上,可别怪社会不买账。毕竟,天降伟力,不是让你脱手狂飙的。
拿什么定义“第一梯队”?有人说,技术先进算;有人说,安全表现算。可这年头话语权早就从品牌公关转移到了终端用户身上。你敢用、你爱用、你愿意用,才是真正的第一梯队。别听那套数据挤水分的行话,老百姓拿手机一看后台占比,实际体验胜过再多PPT。
最后再丢个问题给各位看官:你们觉得“第一梯队”智驾凭什么让你安心双手离开方向盘?是算法领先、传感器牛,还是背后那份行业自律和法规兜底?怕就怕有人只会嘴上功夫,赚了噱头,坑了用户。
反正自动驾驶的牌桌,谁能笑到最后,终究不是靠花式吹牛。到后来,大家都得按下自动挡,用脚丈量每一寸路。有本事的,就让用户帮你投票。但别忘了,用户的世界里,唯结果论。别到最后只剩个“遥遥领先”的口号,自己却成了光着脚被捉的小孩,被历史一把拎出来,点名上台。气氛突然安静,你就知道,高端的对决,永远藏在路口红绿灯下,和用户的手心里。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真正的“第一梯队”,得让用户用得爽、用得放心。数据可以堆,广告能造,但老百姓用脚投票,这才是所有车企的终极考卷。至于裸泳,水退了才知道谁在沙滩上瑟瑟发抖。你怎么看?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