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怎么着,我一哥们儿前阵子买车,非得问我那理想L8怎么样。
我说,这玩意儿,要说它懂不懂咱们老百姓过日子,那可真是一绝。
想当年,我跑社会新闻那会儿,跟人约着在簋街吃小龙虾,那会儿手机还没这么智能,找个地方都费劲。
现在不一样了,我跟你说,这L8的内饰,特别是那两块大屏,15.7英寸,跟那会儿我们用砖头手机比,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那会儿为了抢个独家,天天跟孙子似的求着线人给点信儿,现在这车,你要是想让孩子安静会儿,一抬眼,二排头顶上还有块屏,动画片随便看。
这科技发展,真叫人哭笑不得。
对了,我跟你说个事儿。
有一次我跑一个特大的发布会,现场乱糟糟的,人挤人,我差点没被挤成沙丁鱼罐头。
要说那体验,真叫人窝火。
可这L8的六座布局,2+2+2,那叫一个舒坦。
我那1米75的个子,坐第三排,膝盖头还能活动。
这待遇,比我当年在新闻发布会前排挤出来的空间强多了。
你瞧这外形,简洁得有点过分,但耐看。
那贯穿前脸的灯带,白天看着像条银线,晚上亮起来,嘿,远地儿就能瞅见,谁开的。
我跟你说,这灯光设计,比我写稿子找角度还讲究。
我以前写一篇特稿,为了抓住读者眼球,光开头我就得琢磨半天,像这车灯一样,得有个抓住人的“光”。
动力方面,别看它像个大家伙,开起来跟个小轿车似的。
449马力,零百加速5.3秒。
我跟你说,我头回深踩油门那会儿,差点把刚买的烤鸭瘪了。
这增程式系统,真叫一个“润物细无声”又“说来就来”。
我平时上下班,基本就吃电,225公里纯电够使。
可你要是想来个说走就走的远郊游,满电满油,一千三公里打底。
这续航,比我当年跑突发新闻找线索的持久力强多了。
我媳妇儿,她就盯着那冰箱和座椅加热。
尤其冬天,她总念叨着,要是当年有个带加热座椅的车多好。
现在好了,第三排都有加热。
这细节,我跟你说,比我当年给领导写报告,把每个细节都照顾到还到位。
这车,它不光是机器,它得像个知心人,知道谁需要点暖和,谁需要点娱乐。
我跟你说个失败的教训。
有回我写一个关于新能源补贴的深度报道,我当时图省事,就按官方给的那个数据套进去,结果读者反馈说不对劲,太官方了,没烟火气。
弄得我后来写稿子,再也不敢光看参数,得自己去摸,去体会。
L8这车也是,你光看那42.8度的电池容量没啥感觉,但你真跑一趟长途,心里踏实了,那感觉才叫真。
这车,它让人觉得,生活可以不用那么紧巴巴的。
你不用总想着省着点用,不用总担心下一站没电。
它把那些日常的琐碎烦恼,都给塞进那1098升的后备箱里,给你锁死了。
你只需享受,这不就是咱们老百姓图个安稳踏实的念想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