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摊牌了,宝马卖的根本不是车,是一种玄学

讲真,看到宝马iX1那个2027年才发布的谍照,我第一反应不是激动,而是想看看日历。我再三确认,现在是2024年,不是2014年。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玩这种期货级的谍照预热?你是不是看不起我?!这操作,简直是把汽车行业当成了修仙小说,你宝马是准备闭关三年,然后出关就直接渡劫飞升吗?就问你怕不怕?

我摊牌了,宝马卖的根本不是车,是一种玄学-有驾

这是一种非常古典的打法,属于燃油车时代的肌肉记忆。先放点风,吊吊胃口,然后一点点挤牙膏。但在今天这个电车市场,这套玩法已经坏了菜了。现在是什么时代?是黑暗森林时代,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所有人都已经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掀桌子。你还在那里优雅地摆盘子,同行已经把餐厅给爆了。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国内这帮新势力,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都在拼命,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你宝马倒好,还在那里慢悠悠地走流程,计划2027年7月投产燃油版,11月投产电车版。这效率,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直接开着水滴就过来了。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谍照本身,说实话,信息量约等于零。厚重的伪装,你说它是台宝马也行,你说它是隔壁王师傅自己敲的铁皮车也行。唯一能看清的,就是那个被强行竖过来的双肾格栅,哦不,现在应该叫“两个大腰子”。这个设计,我愿称之为宝马最后的倔强。在电车时代,大家的前脸都恨不得做成一块光滑的铁板,来降低风阻。宝马不,宝马偏要把这两个大腰子顶在最前面,像两个巨大的插头,时刻提醒你:我,宝马,身份的象征,就算变成了电动爹,也得是最有“德味”的爹。这已经不是设计了,这是行为艺术,是一种赛博金钟罩铁布衫,用来抵御品牌价值被稀释的焦虑。

说真的,现在看这些谍照,我总想起小时候收集的四驱车外壳,花里胡哨的,但实际跑起来谁快谁慢,还得看电池和马达。

我摊牌了,宝马卖的根本不是车,是一种玄学-有驾

然后是那个所谓的“WLTP续航600公里”。诶,朋友,2027年,600公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就像你在星际争霸里,人家航母编队都骑脸了,你还在那里默默地采矿,憋第一个机枪兵。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真的经历过续航焦虑的毒打。当年我那台车,标称续航就是个笑话,冬天打个七折都算它发善心。宝马这个600公里,我都不用等到2027年,我现在就能告诉你,它就是一个“压缩毛巾”,看着挺大,一扔到现实这个水盆里,马上缩水。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样,电动爹的求生半径,关键也不在实验室,而在东北的冬天。

那是不是说宝马就完蛋了?坏了菜了?诶,这就有意思了,事情的魔幻之处就在这里。从产品力、从竞争节奏上看,宝马这操作简直是颠了,心态爆了,属于主动往地上一躺,等着大家来踩。但是,它叫宝马。这就很玄学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宝马比喻成一个还在用冷兵器打仗的骑士,可能有点侮辱骑士了。骑士至少还冲锋呢。

我摊牌了,宝马卖的根本不是车,是一种玄学-有驾
我摊牌了,宝马卖的根本不是车,是一种玄学-有驾

品牌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比技术还硬。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宝马最值钱的就是这个蓝天白云标。对于很多人来说,买的根本不是车,是一个社交图腾,一个自我身份的确认。他们不在乎你的第六代eDrive技术有多牛,也不在乎你的新世代架构到底新在哪,他们只在乎别人看到这个标的时候,那个羡慕的眼神。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同理,会买宝马的人,就是冲着宝马去的。你跟他们聊性价比,聊三电系统,聊智能座舱,他们只会觉得你很吵。他们的核心需求是维护自己对这个品牌的信仰,车只是这个信仰的载体。

所以,即便到了2027年,当国产车已经把续航卷到1500公里,智能座舱里都能打VR游戏的时候,宝马iX1只要能开,能跑,车头顶着那个标,它就一定有人买。加大加大加大,只要标够大,就一定有人买。这是一种非理性的、近乎宗教的购买行为。你不能用产品经理的逻辑去理解,你得用神学的逻辑去理解。

所以宝马iX1的未来会怎样?答案很简单:它会慢悠悠地发布,然后慢悠悠地生产,然后被一群早就等着它的忠实信徒慢悠悠地买走。它在产品上可能已经被时代甩开了一个身位,但在品牌玄学这个领域,它依然在自己的结界里过得很舒服。这才是当下车圈最荒诞,也最真实的一幕。不装了,摊牌了,人家卖的就不是车。你气不气?

我摊牌了,宝马卖的根本不是车,是一种玄学-有驾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