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这回是真把自己给架到火上烤了。八年前拍胸脯打的包票,如今算是彻底被技术进步打了脸。这事说起来有点复杂,还得从2016年那会儿说起。
那年特斯拉信誓旦旦地宣称,从那时起所有出厂的车,都已经配备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所需的全部硬件。马斯克当时说得煞有介事,搞得我们这些看热闹的都以为,再过个一年半载,特斯拉就能变身无人驾驶出租车了。结果呢?八年过去了,当初的豪言壮语成了如今的技术债。
01
从HW2.5到HW4的硬件迷途
我第一次接触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硬件还是在它还叫HW2.5的时候。坦白讲,当时就觉得这套系统想实现真·无人驾驶,怕是在做梦。那会儿测试车辆自动变道,都能把我吓出一身冷汗。电脑的反应跟我奶奶遛弯儿似的,慢半拍不说,关键时刻还掉链子。
后来特斯拉升级到了HW3电脑,这才算是有点儿样子。我记得当时测试Model 3的自动驾驶功能,总算不用时刻攥紧方向盘,大气都不敢出了。但即便如此,离马斯克画的那张大饼——所谓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差得还是十万八千里。
去年开始,特斯拉又悄咪咪地在新车上搭载了更强的HW4电脑。这下有意思了。先是承认HW2.5不行,得换HW3;现在又说HW3不够用,得上HW4。我倒要看看,明年是不是又要来个HW5?
技术迭代本身没问题,但问题是,你特斯拉当初明明拍胸脯保证说,这些车都"已经具备了实现自动驾驶所需的全部硬件"。现在呢?打脸打得啪啪响。
02
马斯克的尴尬表演
今年1月,马斯克终于憋不住了,承认HW3电脑根本无法支持无人驾驶。这事儿搁我身上,脸都得羞红。但人家马斯克倒是挺坦然,甚至还有点儿幽默感:"我有点庆幸没有太多人购买FSD套餐。"
啥叫没有太多人?据统计,全球配备HW3电脑的特斯拉已经达到了400万辆。就算真如马斯克所说,只为购买了FSD套餐的车主更换电脑,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要知道,有不少车主可是掏了上万块买这个所谓的"未来功能"。
有次我在充电桩遇到个Model 3车主,聊起这事儿,人家当场就炸了:"六万多买的FSD,等了六年,结果告诉我硬件不行?"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人家。这钱花得,确实有点冤。
03
技术打脸与法律风险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特斯拉在自动驾驶上玩的是文字游戏。什么叫"完全自动驾驶"?按特斯拉的定义,这个概念几乎每年都在变。最早说的是无人驾驶出租车,后来变成了高级辅助驾驶,再后来干脆在国内改名叫"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这种玩法看着精明,实际上是在挖坑。2022年,就有法官命令特斯拉为一名客户免费升级自动驾驶电脑。这可是开了先例。如果后续有更多车主提起诉讼,特斯拉怕是要头疼不已。
我估摸着,特斯拉最后多半得两条腿走路:一边给买了FSD的老车主免费换电脑,一边给其他车主一些补偿。否则,这事儿闹大了,不光钱的问题,品牌形象也得受损。
04
中国市场的尴尬与无奈
国内更有意思。今年2月,特斯拉在国内推送了所谓的"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但只有配备HW4.0的新车才能用。这下可好,那些曾经花了大价钱买特斯拉的老车主,统统被排除在外。
我前两天试驾了一台搭载HW3.0的Model Y,说实在的,要把HW3.0升级到HW4.0难度不小。首先硬件接口都不一样,其次空间布局也有变化。这活儿,绝不是简单换个"电脑"那么简单。特斯拉的工程师估计得挠头皮。
更让人无语的是,国内特斯拉客服那套官话术语:"我们正在完成3.0以及4.0硬件分别对应智能辅助驾驶软件的审批工作。"翻译过来就是:别急别急,我们还没想好怎么处理这事儿。
05
自我打脸的后果
我测过不少车,还真没见过哪家车企像特斯拉这样敢说敢为。前两年特斯拉宣布取消前向雷达,全靠摄像头做自动驾驶,我当时就觉得这是在冒险。结果呢?一年不到,自动驾驶性能确实出现了倒退。包括恶劣天气下的识别能力,明显不如有雷达辅助的老版本。
说白了,特斯拉这几年在自动驾驶上的表现,像极了那些为了追求KPI不顾现实的企业——今天许下的承诺,是明天要打的脸。
06
从业十多年的一点私货
我从业这么些年,见证了多少车企的浮浮沉沉。当年国产车被合资车吊打那会儿,也没见哪家敢这么玩。就拿自动驾驶来说,大众、丰田这些传统车企,一直保持着相对谨慎的态度,先把L2做好再说L3,从没见他们像特斯拉这样大放厥词。
其实啊,我挺欣赏特斯拉的创新精神,但过度营销真的是把双刃剑。尤其在自动驾驶这种关乎安全的领域,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开过这么多车,我的经验告诉我,真正的技术进步是踏踏实实的,而不是靠PPT和Twitter发布会。如果特斯拉真的要为400万车主更换自动驾驶电脑,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自救,更是对消费者信任的一次补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