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 “智驾” 宣传大变天,咋回事?

家人们,最近新能源汽车圈可出了件稀罕事儿!原本喊得震天响的 “智驾” 宣传,突然就像被按下了静音键,不少车企纷纷改了口。小米汽车把宣传物料里的 “智驾”,悄咪咪换成了 “辅助驾驶”,问界、理想这些以 “智驾” 为卖点的车企,也跟着降低 “智驾” 的宣传频率,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猫腻?咱们一起深挖一下!

一、小米带头 “改名”,宣传话术大调整

5 月 1 日,眼尖的网友发现,小米官方微博发的宣传物料,海报上原本的 “小米智驾”,变成了 “小米辅助驾驶”。这可不是个小变化,再瞧瞧小米官网,两款配置名称也改了,“小米智驾 Pro” 摇身一变成了 “小米辅助驾驶 Pro”,SU7 Pro/Max 车型的 “小米智驾 Max”,更是升级成了 “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这改名背后,似乎预示着小米对自家智能驾驶功能宣传策略的大转变。(信息来源: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及官网)

新能源车企 “智驾” 宣传大变天,咋回事?-有驾

其实,小米这波操作,和一场惨烈的事故脱不了干系。3 月 29 日晚,一辆小米 SU7 在铜陵枞阳高速上,一头撞上高速公路中间护栏,随后车辆爆燃,车上 3 名司乘人员不幸全部遇难。事故发生后,舆论瞬间炸开了锅,不少人质疑车企是不是把 “智驾” 功能吹得太神了。这一撞,不仅撞碎了三个家庭的幸福,也撞出了大家对 “智驾” 宣传真实性的疑虑。(信息来源:媒体公开报道)

打那以后,小米汽车官方微博里,“智驾 / 智能驾驶” 这俩关键词,出现频率大幅降低。整个 4 月,只出现过 1 次,要知道,在 3 月,那可是高频词,有 7 条微博提到 “智能驾驶”,5 条提到 “智驾”。这前后对比,太明显了!(信息来源:小米汽车官方微博)

二、同行纷纷跟风,“智驾” 宣传降温

小米不是一个人在 “战斗”,同样主打 “智驾” 的问界汽车,也有了变化。新黄河记者留意到,问界汽车官方微博在 4 月 29 日的动态里,用的是 “智能辅助驾驶”,而不是以前的 “智能驾驶”。再翻翻 3 月和 4 月的微博,“智驾” 一词在 3 月出现了 5 次,到 4 月就降到了 3 次,宣传力度明显减弱。(信息来源:问界汽车官方微博)

新能源车企 “智驾” 宣传大变天,咋回事?-有驾

理想汽车这边,也有类似情况。5 月 1 日,理想产品线负责人李昕旸发微博介绍理想 L6 智能焕新版,强调的是 “辅助驾驶焕新”,理想官微还转发了这条微博。可在 4 月 21 日前,理想新款 L6 在物料里还叫 “L6 智驾焕新版” 呢,4 月 23 日后,就改名为 “L6 智能焕新版”,把 “智驾” 俩字给去掉了。(信息来源:理想汽车官方微博)

新能源车企 “智驾” 宣传大变天,咋回事?-有驾

三、事故阴影笼罩,车企为何集体 “改口”?

为啥这些车企纷纷降低 “智驾” 宣传热度,甚至改了宣传话术呢?说到底,还是那场小米 SU7 事故带来的影响太大了。虽然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但公众对 “智驾” 功能的信任,已经出现了动摇。

新能源车企 “智驾” 宣传大变天,咋回事?-有驾

在消费者心里,“智驾” 听起来就像是车子能自己开,可现实中,目前市面上所谓的 “智驾”,大多还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离真正的自动驾驶差得远呢。车企之前大力宣传 “智驾”,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觉得开车可以完全交给车子,结果一旦出了事,就像这次小米 SU7 事故,舆论压力铺天盖地,车企不得不重新审视宣传策略。

从法律层面讲,如果车企把辅助驾驶过度宣传成 “智驾”,误导消费者,万一出了事故,车企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现在车企纷纷改名,强调 “辅助驾驶”,也是为了撇清责任,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另外,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不再只看宣传噱头,更注重产品实际性能和安全性。车企也意识到,与其靠夸大宣传吸引眼球,不如踏踏实实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长期信任。

四、“智驾” 未来走向,消费者该如何选择?

这场车企宣传话术的转变,给我们消费者提了个醒: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千万别被 “智驾” 这样的宣传词忽悠了。买车前,一定要仔细研究车辆的实际配置和功能,搞清楚所谓的 “智驾” 到底能达到什么水平,是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是只是辅助驾驶。

对于车企来说,这次事件也是个教训。靠营销手段或许能一时吸引消费者,但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还得靠过硬的技术和产品。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发展,相信真正的 “智驾” 时代终会到来,但在那之前,车企还是得把安全放在首位,别再让消费者为夸大宣传买单。

#今日互动#你觉得车企降低 “智驾” 宣传热度,是明智之举吗?你在选车时,会看重智能驾驶功能吗?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聊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