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其实咱们开了几年、到了一定时间的老车总会开始闹点小脾气。不管是刹车抖、过坎响还是发动机渗油,开着不是太踏实不说,啥问题老整不利索,还得费时间折腾。甭提到4S店了,那价格,有时候一听就让人打退堂鼓。动辄三五千,多少人心里犯嘀咕:这真就比修车钱还贵?
但你知道不?其实很多问题自己动手修理完全是能搞定的。臭美点说,懂点车,这可是咱车主的额外技能加分项。今天咱就掏心窝子聊聊怎么“自己整备老车”,用半价钱彻底治好那些老毛病,顺便还能避坑。都是干货哈,照着做准没错!而且我还试过,自己给家里头跑了十来年的轿车动过一次大手术——换刹车盘、修刹车抖动的老毛病,爽得劲儿透了。
老车毛病一点不用猜,三步检查排故障:手把手教你省时间
有时候毛病听着吓人,其实真不复杂。我那台车吧,开了七八年,起初就觉得方向盘刹车时抖得厉害。好多朋友说减震、轮胎都得查,一圈找下来,某维修师傅告诉我:就是前刹车盘的问题。其实你只要根据下面这些步骤,从驾驶感受找问题,再拆护板确认,一般不用靠蒙就知道问题在哪。
第一步:试开车,用上方向盘“发言权”
一踩刹车方向盘乱抖,咱就先锁定前刹车盘,可能是它磨坑或者起台了。别听“光盘”的,每次光盘都只是暂时见效,几个急刹后又得重头来过,直接换掉最省心。
还有一种情况,开车过减速带,听着底下“咣咣”响,好逗耳朵人心里发慌。讲真,这种情况特常见,尤其那些设计容易老化的车,底盘球头(包括下摆臂和平衡杆)还有减震顶胶的的耐用年限基本就两三年,等于是耗材,别太纠结,查清楚直接换就得劲了。
再来说停车。地面见到油渍可能就麻烦了,说明发动机有地方不密闭,气门室盖的密封胶大概率老化了。盖子边缘常年承受冷暖变化,老化了就容易渗油。还有一种声音,速度稍快就能听到“嗡嗡嗡”,你就琢磨后轮轴承是不是该换了,这东西出问题一个换一免得麻烦。
第二步:拆护板,让问题“现原形”
眼见为证哈,这处理问题不像卖闲鱼,讲究个验证。底盘护板拆了,拿手晃下摆臂和球头,旷量很明显就是老化报废了。至于刹车盘,表面一摸就知道,光滑成镜面还好,坑坑洼洼起褶子直接换盘加片才解决根本问题。还有发动机舱,到时候掀开装饰盖,气门室盖边缘有一层油腻腻,就明了——渗油了。知道真相后,还可以顺便看看火花塞,电极发黑说明应该也不行了;间隙差大,耗油加速还能跳高。
第三步:列清单,不漏买不多买配件够用就行
手头清单这么写:
底盘方面:下摆臂球头、平衡杆球头、前刹车盘和片、减震顶胶、后轮轴承;
发动机这块:气门室盖密封件和火花塞按型号买;
辅助工具:节气门清洗剂和刹车油看颜色发黑时一并换。
这时候付款前一定 “记住这三条”:
- 刹车盘、轴承关系安全,砸钱换好的;但像球头摆臂这样的,国产品牌能平替,不耽误耐用度。
- 买轮轴、摆臂类件一定提前和商家要售后,比如“压坏了包换”,备个退路。
- 原厂件拆袋一定清洗,像刹车盘包装的油层呢,保护成分不除干净会影响刹车。
动手安装细节有讲究,一个步骤错了容易返工又费钱
干说啥也赶不上自己捋细节重要性。尤其安装这块,遗漏一步,可能马路上就得返工。有次我换火花塞,拆下盖没吹灰,结果一粒小石子掉进缸体,差点废了整个发动机……吃过亏才懂这些“避坑准则”:
- 第一,底盘部件拆一装一,不搞堆工程。比如拆下摆臂,直接装新件,记混了编剧都救不了你。
- 第二,下摆臂螺丝得空载受力拧。我头一回就差点要多花四轮定位钱,后知后觉先放车下来让轮胎受力再做操作其实省不少工夫。
- 第三,气门室盖密封保准位打胶是重点。打的量别贪不别抠,刚刚好没得软漏雨效果最佳。
- 火花塞拆时吹干净周围灰,用扭矩将准力拧,松握漏紧出问题真让人嘴里磨牙担自责。
- 刹车油怎么搞?切记过程中别让油壶低于标线。要是进了空气,那软刹就容易变“哑火”,排气慢又打一堆工。
别忘最后整备验收与路试,安全还得“堵漏”到位
看过了机修的安装,我偏重刹车的磨合期。刚装新盘和片,前一百公里别猛踩,轻轻踏开磨才让新片和盘吻合。路试只要方向跑偏不吱声搞不好。异响的声音能找出哪儿多注意,这时候是不是调整前束值从1降零?有条件最好干,没条件也能开。有啥问题呢,毕竟自己整备+验收细致老车得劲啥都值。
整备问题挺直接:手动搞总是远比没底钱耗店成本来得安逸安心,这事我来说就是车能陪人能省钱。基本花1800搞弄挺值得呢。帮解决滴水首位就是:车先查原因,放心做细部安装跑跑测验你总会从实省更稳用俩思路去哪调整陪伴好习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