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启源又整活了,不装了,摊牌了。一台15万起售的中型SUV,直接给你头顶上加了个激光雷达。
就问你怕不怕?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第一反应是长安是不是哪个管成本的领导心态爆了,决定不干了,临走前要把公司账户里的钱全花了。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都别吃了。15万,中型SUV,插混,215公里纯电续航,现在,啪,再给你一个激光雷达。这个配置单,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说我们那点技术封锁,在你们这儿跟闹着玩儿似的。
我们必须理解一个核心问题:现阶段的所谓智能驾驶,尤其是激光雷达这种硬件,到底是个啥?在车企的PPT里,它是未来,是科技,是通往星辰大海的任意门。但在现实世界,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的马路上,它的本质就是一个“金钟罩铁布衫”。它的核心作用,不是让你在车里睡觉,而是在你马上要撞的时候,帮你续一秒。但最关键的问题是,你能防住自己,你防不住别人发疯。
我来给你演绎一个场景。你开着这台15万的启源Q07,头顶那个亮闪闪的电子独角兽正在以每秒几百万个点的频率扫描着世界,一切尽在掌握。突然,从你左手边的路口,以一种薛定谔的姿态,冲出来一辆老头乐,驾驶员是一位慈祥的大爷,他的人生信条里没有红绿灯这个概念。你的激光雷达瞬间识别,计算出800种碰撞可能,你的车机系统CPU干到冒烟,在你反应过来之前,车“DUANG”的一声替你刹停了。你惊魂未定,刚想说一句“666”,就看见大爷的老头乐一个神龙摆尾,从你车头蹭了过去,顺便还把你后视镜给带走了。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的激光雷达能算出物理轨迹,但它算不出人性的诡计。所以长安在这个价位给你激光雷达,真的是让你搞自动驾驶的吗?不,它是在进行一场盛大的行为艺术,主题就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以前大家还讲点体面,你加个座椅通风,我加个方向盘加热,大家在舒适圈里互相试探。现在长安直接把规则改了,开始修仙了。我直接从硬件上把你打到下一个次元。你友商怎么办?比亚迪宋L、捷途山海L7这些潜在对手,现在估计正在开会,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凝重。跟不跟?跟,利润就没了,卖一台亏一台,为爱发电。不跟?用户就会说,你看隔壁长安,15万都给激光雷达了,你这卖16万连个雷达毛都没有,你好意思吗?机你太美。
卷死他们!全都给我卷死!
我最近在看一本叫《道诡异仙》的小说,感觉里面的主角都没车企老总们疯。这就是一场黑暗森林打击,我不管激光雷达现在到底有没有用,我不管用户是不是真的需要,我就是要让你有。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然后直接用成本把你压死。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最好的商业手段就是直接不当商人,开始当慈善家。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挺贴切。
当然,我们作为一个理性的中年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我真的开过很多插混车,所以我知道,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用户来说,激光雷达这种东西,可能一年都启动不了几次高速领航。它更像是一个压缩毛巾,看着挺大,实际泡开也就那么回事。但有一个东西是实打实的,那就是215公里的纯电续航。
这个东西,才是长安这次整活里最实在的杀招。对于一个每天通勤来回四五十公里的上班族来说,215公里的标称续航,意味着你可能一周都不用充一次电,更不用烧一滴油。当然,这个215公里纯电续航,看着挺美,实际开起来打个八折都算你脚法好了,但即便如此,也足够覆盖绝大多数人的日常通勤半径了。这意味着,你花15万,买了一台能上绿牌、没有里程焦虑、日常当纯电爹开、偶尔还能带全家出去撒个野的中型SUV。
它在用一个看起来最“玄学”的卖点(激光雷达),去掩盖它最“民粹”的本质——省钱、大空间、能耗电。这个激光雷达,就是长安对着同行竖起的中指,而215公里的续航,才是它递给消费者的橄榄枝。它在用一种极度不理性的方式,去实现一个极度理性的目标。
所以你问我这车值不值得买?讲真,这个价位,你买的就是个心态。这和买奔驰、买特斯拉的逻辑是反过来的。买奔驰的人,买的是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我觉得我很牛”的信仰。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内饰、聊配置,他都觉得你在狗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而现在买长安启源Q07,你买的不是车,是长安陪你一起发疯的参与感。你开着这台车,看着头顶那个根本用不上的激光雷达,你会心一笑,你知道长安为了让你爽,已经快把自己逼疯了。你买到的是一种“看友商吃瘪”的快乐,是一种“我用买白菜的钱买到了肉”的窃喜。
这种感觉,千金难换。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