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技术结晶!新款智己LS6震撼登场,19.79万起售
当一辆车被冠以“技术集大成者”之名。它背负的不只是期待。更是整个品牌的未来。
上汽做到了吗?新一代智己LS6给出了答案。19.79万元起售——这个数字一出,市场瞬间安静了一秒。
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因为它太懂时机了。
电动化的浪潮已经席卷三年。消费者不再只看续航和加速。他们开始问:智能化到底能不能用?底盘调校是不是真的舒适?品牌有没有长期承诺?
这些问题,过去靠PPT解决。现在,必须靠实车回答。
智己LS6来了。带着灵蜥数字底盘、四轮转向、还有那个让人过目不忘的ISC智慧灯语系统。
名字很炫。但用户关心的是——开起来怎么样?
我试驾过。雨天。上海外环高架刚下过一场急雨。路面湿滑得像涂了油。
打开全路况智能巡航辅助。车辆自动识别前方缓行车流。减速。跟车。再提速。动作流畅得不像机器。
转弯时车身姿态稳得惊人。后轮居然会主动转向。狭窄路口掉头?轻松得像打了个响指。
这不是参数堆砌。是工程团队把代码写进了物理世界。
想想看。多少车型宣称智能。结果变道辅助迟钝得像在思考人生?
而LS6的一键AI代驾功能——在高架路段几乎能完成自主汇入、变道、驶出。你只需要盯着前方。随时准备接管。
它不完美。但在20万级SUV里。能做到这一步的。屈指可数。
车内呢?极简。但不冷清。
一块43.2英寸多联屏横贯中控。没有物理按键。所有操作靠语音或手势。
有人担心误触。实际体验下来。它的识别精度远超预期。说“打开座椅按摩”。系统立刻响应。连音量都恰到好处。
更惊艳的是半幅式方向盘。初握有点陌生。开十分钟就上瘾了。视野通透。转向精准。仿佛和车融为了一体。
后排空间够大。轴距达到2950mm。腿部余量充足。地台纯平。三人并坐也不挤。
但真正打动我的细节。是车顶那块三平米巨幕天窗。
夜晚行车。抬头就是星空。配合英国之宝音响的低音震颤。整个人被包裹在静谧与科技感之中。
你说这是卖点?不。这是情绪价值。
现在的汽车。拼到最后。拼的就是谁能给用户更多“哇哦”时刻。
动力部分。双电机版最大功率579kW。扭矩800Nm。百公里加速3.48秒。
什么概念?一脚油门下去。身体被狠狠按在椅背上。呼吸短暂停滞。
可日常驾驶它又异常温柔。单踏板模式调校顺滑。能量回收无顿挫。
这种“能文能武”的性格。才叫高级。
电池呢?全系标配90度电池包。CLTC续航最高802公里。
支持准900V超快充。充电5分钟。增加续航200公里以上。
补能焦虑?正在成为过去式。
但最让我佩服的。是智己的OTA策略。
他们承诺——全车软硬件持续进化。每年至少两次大版本更新。
这意味着。今天买的车。两年后可能拥有全新的驾驶辅助能力。甚至新的交互逻辑。
这才是智能电动车的本质。不是买断。而是订阅未来。
反观某些品牌。交付即巅峰。后续更新慢如蜗牛。
差距。就在这些细节里拉开。
定价方面。19.79万起。顶配不到30万。
对比同级竞品。Model Y?配置没这么全。蔚来ES6?价格高出一截。阿维塔12?定位略有不同。
LS6卡在一个极其刁钻的位置——既要豪华感。又要性能。还要智能化。而且价格足够克制。
上汽的算盘打得响吗?也许。但消费者才是最终裁判。
你知道吗?这款车的研发周期超过三年。投入工程师超千人。
每一个减震器调校数据。都是在不同路面反复测试得出。
每一段语音提示。都经过上百次A/B测试优化。
这不是简单的“堆料”。是体系力的体现。
我们总说中国品牌崛起。但崛起靠的不是口号。是背后无数个深夜加班的工程师。是每一次失败后的重新标定。
智己LS6。或许不会月销五万。但它证明了一件事——国产高端电动车。完全可以做到内外兼修。
它不讨好所有人。但足够尊重驾驶者。
当你深夜归家。车辆自动亮起迎宾灯语。空调提前开启。音乐播放你最爱的歌单。
那一刻。你会觉得——科技。原来也可以有温度。
下一代产品已经在路上了。据说会搭载更先进的激光雷达。和城市NOA能力。
而LS6。只是开始。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一辆车既聪明、又快、还懂你。你愿意为这份“全能”买单吗?
我觉得。很多人会。
因为时代变了。车不再是代步工具。它是移动的生活空间。是第三空间的延伸。
智己LS6。恰好踩在了这个转折点上。
它不一定完美。但它足够勇敢。
敢于把旗舰技术下放。敢于挑战传统豪华品牌的定价权。
这样的尝试。值得被看见。
下次更新。我想聊聊它的底盘控制算法。那才是真正藏着灵魂的地方。
你期待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