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二手车前,最该盯紧的不是外观,也不是公里数,而是出险理赔记录。 想想看:你愿意把钱交给一辆看着光鲜但历史上曾被撞烂过的车吗?买车不是买盲盒。
核查出险史,能把坑踩在别人脚下。 想查出险记录?给你四条靠谱路子,省事又实在。
1) 微信小程序/公众号查。 打开微信,搜“后车可鉴”。进小程序后,找“车辆事故出险记录查询”项,输入车架号或上传行驶证就能看到历史出险信息。
别忘了,这个工具还能查交强险和商业险的投保记录、是否被抵押、车辆状态、某些4S店的保养记录、以及公里数有没有被动过表。 信息丰富,几分钟搞定,很适合懒人党。
2) 车管所或交管部门。 带上行驶证和车主身份证,去当地车管所窗口申请查询。
流程正规。 证据更官方,但跑一趟要耐心。
适合对资料要求更严的人。 3) 保险公司渠道。
如果知道卖家以前投保的保险公司,可以登录官网或打客服电话查询理赔记录。 保险公司对出险数据最清楚。
这条路能把赔付金额和事故类型摸清楚。 4) 4S店或维修厂。
若车辆长期在某家4S店保养,去该店可以拉到维修保养单据。 注意,只能查到该店的记录。
没有在店里动过手脚的维修,就查不到。 碰到“大额车损”记录,别只觉得价格便宜就是捡便宜。
大额赔付通常说明曾遭严重碰撞。 车架变形、发动机或变速箱受损,这类伤害影响结构安全。
修好了看着漂亮,开起来不一定稳当。 保险公司会把这类车辆当高风险来对待,续保时保费常常明显上浮。
市场上,买家也会砍价。 市场价十万的车,有重大赔付史时,常被压到七八万成交。
还有一点值得留意:频繁大额赔付可能暴露驾驶人的驾驶习惯差,属于“问题车主”转手的信号。 买二手车别只信卖家嘴。
下面给出几条实用建议,能让你在议价时更有底气: - 要求看维修发票和事故修复单。 纸上有据,话说得明白。
- 对照车架号(VIN)检查历史。 VIN是车的身份证。
- 试驾中重点感受底盘和转向。 车身抖动、异响要警惕。
- 带技师或朋友同行。 如果不懂动手,要找靠谱人。
- 把保险历史和维修记录当谈判筹码。 谁说议价只能靠脸皮厚? 近来二手新能源车热度高。
新能源车的事故理赔和电池更换记录,同样不能忽视。 再加上车险价格近年波动,出险史带来的后果更明显。
买车要跟上市场节奏,不要被“新能源潮”冲昏头。 一句话讲清楚:查清出险才放心。
省事不等于省心。 多跑几条渠道,多看几份资料。
买车是长期的生活选择,不是图一时爽。 你买过有事故记录的车吗?当时是怎么确认并决定的?欢迎在评论里说说你的经历,大家互相长点心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