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

当年,铃木汽车在中国家庭中可是“理想之车”。

它在马路上可是“横”着走,就像“街头上的小霸王”。

谁能料到,2018年,铃木竟然宣布永久退出中国市场呢?

放弃我国这么大的中国市场,却去开拓印度市场。

看来,铃木你有点太自信了!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过去的荣耀

1984年,铃木汽车正式登陆中国。当时,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经济发展如火如荼,而汽车市场还处于发展的萌芽期。

铃木很快发现了这个好机会,通过与长安汽车的合作,在国内快速建起了生产基地。靠着自己的技术优势,铃木在中国市场慢慢站住了脚。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铃木一开始的成功就好比是一帆风顺,尤其是奥拓车型,因为它小巧、经济,很快就抓住了国内市场的需要。

这款汽车特别符合当时中国老百姓的经济条件,很快成了很多家庭的最爱。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铃木汽车跟长安汽车、昌河汽车合作,一起生产卖车,市场份额蹭蹭往上涨,销量也跟着猛增。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到2005年,铃木汽车在中国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100万辆,成为了当时中国汽车市场的领先品牌。

铃木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不仅因为他们的汽车质量好,有市场竞争力,还因为他们很好地融入了中国的汽车制造环境。他们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多技术支持,还一起建立了适合本地的生产线。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壮大,人们的花钱水平也提高了,大家对东西的需求也开始变了。以前很火的小车,现在慢慢不能让顾客满意了。

大中型车和SUV成了市场的热门选择,但铃木的市场策略似乎出了问题,没能及时更新产品线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半路的迷茫

以前人们买车主要看重经济实惠和实用性,现在随着收入提高,大家更倾向于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大中型车辆和SUV越来越受欢迎,智能配置也成了新趋势。国内的一些品牌,比如比亚迪、吉利、长安等,因为推出的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迅速崛起,并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铃木没有及时调整策略,依然坚持主打小型车,这导致与市场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速度超出了预期。

铃木没有迅速适应这个变化,依旧依赖自己的老优势,这种不愿改变的态度让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慢慢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尽管铃木公司的领导层进行了很多次的讨论,但这些讨论并没有带来实际的改变。公司一直没有及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车型,也没有增加对SUV和中大型车的投资。

尽管市场上对汽车的需求有了巨大转变,铃木公司依然坚持把“小型、节能”作为主要特色,这导致它失去了更多发展的机会。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当消费者想要更大的空间和更强的动力时,铃木却仍然固守在小型车的传统优势上,最终在市场上被淘汰了。

离开中国市场

2011年,铃木在中国卖出了22万辆车,这个数字非常不错,但这已经是最高的销量了。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后来,铃木的销售数字急剧下降,尤其是在2018年,它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一下子减少到只有2.4万辆,比前一年少了近一半。

以前,铃木因为产品质量好、稳定性强,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铃木的质量问题也开始频繁被曝光。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2015年,铃木被指质检和数据造假,这严重伤害了铃木的品牌形象。消费者对铃木的不满情绪上升,导致铃木在中国市场的声誉急剧下降。

在质检问题被曝光后,铃木的表现让人失望。消费者原本期待铃木能展现出足够的责任感,但实际情况却是,铃木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品牌形象的崩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铃木在中国市场的市场战略和管理体系也没有足够的反应能力,最终导致企业逐步失去了在华市场的竞争力。

没过多久,2018年9月,铃木宣布以象征性的1元价格,将其在长安铃木的股份出售,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铃木虽然退出了中国市场,但并没有放弃全球市场,而是将主要精力转向了印度市场。印度作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其汽车需求正好符合铃木的产品特点。

铃木在印度市场上的成绩验证了这个选择是明智的。到了2021年,铃木在印度卖出了137万辆车,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成为了印度汽车市场的领头羊。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在印度,人们的购车口味变化不大,铃木因为生产经济实惠的小车,在这里依然很受欢迎。不过,随着印度经济的增长,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也在慢慢提高。

这个曾经被大家称为“国民车”的品牌,没能跟上中国市场的步伐,最后遗憾退出了。在这样一个变化莫测的市场里,公司一定要有敏锐的市场感知和迅速的应对能力。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如果总是重复过去的方法,而不努力改进,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铃木没有及时调整策略,没有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相应调整,这种固守旧优势的做法,让它在中国市场逐渐失去了立足之地。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歌颂的衰落

在中国这个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市场里,只有不断创新、紧贴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些停滞不前的品牌,最终会被淘汰。

就像曾经的高端汽车品牌讴歌,在2022年4月,广汽讴歌宣布从2023年起将不再在中国市场销售其产品,并且会完全转向电动汽车业务。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讴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讴歌在中国的实际影响力却微乎其微。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凭借本田的品牌效应,讴歌推出了一系列车型,但始终未能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即使国产后销量曾短暂上升,最终还是因为产品不够出色、品牌知名度不高而迅速下滑。讴歌的豪华感远不如BBA,设计和配置也难以让顾客满意。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不少本田车主对讴歌并不看好,甚至有人戏称它为“长安王”,这让讴歌在市场上难以突破消费者的认知障碍。

讴歌的车标和长安有些相似,内饰水平也接近本田车,整体给人一种不豪华的感觉。在营销方面,讴歌投入不够,除了少数几次车展外,几乎没有看到它的广告宣传。

6年前宣称退出中国市场,日本铃木自信失算!-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