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钛7亮相,配置堆满,价格打穿市场

一台新车亮相,能不能搅动全场,靠的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放在比亚迪方程豹的钛7身上,挺有意思。现在大家都在刷屏,说什么“钛7一出,谁与争锋”。可为啥很多人都有这感觉?难道只是配置高,空间大,价格厚道就行了?还是说背后还有点什么是很多人没琢磨明白的呢?

先说说这几年我开的车,一路换下来,发现市场趋势真挺有意思。早两年大家玩儿SUV,一窝蜂往里钻,都想整出个“大空间,高通过性”的样子。后来新能源越烧越热,续航卷,把电机功率、智能驾驶各种拉满。可真到了20万级别这个位置,一堆国产车砸配置,也就“常规武器”;要不你买配置差的合资,图个标,要不你买配置拉满的国产,图个性价比。说白了,这几年下场拼杀的主都是些熟面孔,套路都快背出来了。突然来个钛7,咔咔咔劈头盖脸一顿操作,市场还真有点激灵。

为啥钛7一下就成了“搅局者”,声势摆那么大?其实你要往里看,无非三个字:下猛药。别的不说,它这空间,那可真不是一般的宽敞。4999的车长,1995的车宽,配着轴距2920,能装、能躺、能带娃、能泡茶,立即“移动之家”既视感。有多少人不是真的越野要翻山越岭,只是要一台大大的、安全的“第二家”——比亚迪看明白了!

再说配置,你这么想吧,20万的钛7,按理说也就中高配家用SUV配置,多给点电动座椅、智能大屏,就算厚道了。哪想到比亚迪直接把30万甚至40万级自家旗舰、友商顶配才用的东西,咣当一股脑往里砸。抬头显示、全液晶仪表、15.6寸大屏,真皮座椅按摩……就问你前排能调16向电动、带三档按摩在20万级,是不是个狠活?

最离谱的是,钛7起步4驱才21.98万,NEDC馈电油耗只要4.9,CLTC续航飙到1300公里。四驱Ultra版本拉满了雷达、轮毂、香薰、20扬声器、高级音响、超级卡钳……说一句“用20万的投资,买30万的装备”,你说打到行业痛点没?他们自己都把价标高,想不到比亚迪玩了个“错位打击”。

说到这,我倒想反问一句——20万级的中国消费者,为什么开始看重硬派、越野、大家伙?真的是为翻荒野、穿无人区吗?其实大部分人生活场景还就是上下班、节假日拉个家人朋友出去玩。它更多承载的是安全感,是面子,是“在我能力范围能买到最好的装备”那种心理快感。比亚迪显然研究到了这种期待,之后顺着补齐10~40万所有矩阵,这路数是真拔高。

再说说市面上那些“对手们”。以前合资硬派你想20来万说拿下,想都别想。国产最卷也得20多往上加,配置还半温不火。可钛7这定价和配置一出,是真把一刀插进市场老大们的“套路缝上”。你说他们做梦都想不到国产能把价格卷成这样,还能把配置再卷一下。就像考场上,前一秒大家还在抄作业,下一秒突然来了答题标准,谁还抄谁啊?

比亚迪钛7亮相,配置堆满,价格打穿市场-有驾
比亚迪钛7亮相,配置堆满,价格打穿市场-有驾

所以,比亚迪厉害在哪里?不是简单做了一台标新立异的“硬派越野”,是它找到市场空白,把一条没人敢走的路一步到底铺满,跟原来的SUV、轿车截然不同的打法。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有的合资“降不动价”,有的国产“配不上细节”,全都被卡死。明面上说是配置卷了,其实是比亚迪给你上了套“全能生活方式”套餐。买钛7的人是真带着“我要什么都要,什么都得给到”心态去的。

那问题又来了,这种打法会不会被模仿,明年就又卷回去了呢?理论上应该会。你瞧现在市面上一亮新车,友商立马“临时加料”,“我们的新款也要补全配置”“也要续航加长”。但问题在于,比亚迪现在的供应链能力、采购议价权、上下游整合,是别家几年内追都追不上的。供应商都盯着比亚迪打单子,零部件量大就能压价。别家买贵货都得咬着牙,比亚迪玩命砸新技术,砸了还能收回来,还能边卖边降本。

前几年问我,怎么评价国产新能源车,我多半会说“差不多得了,别指望啥黑科技”。可现在嘛,“差不多”那是起步。“科幻感、智能感、生活感、甚至点仪式感,都给你拉满!”你横向对比一下,配置厚道的合资车在内饰、智能化上基本被秒,配置堆砌的国产车又比不上底盘驾驶感。比亚迪干脆研究出一整套“大家伙越野+全面家用+科技智能”的全新模式,真是说着玩的吗?别人只能三选一,这时候你发现在钛7上全都给你了。

比亚迪钛7亮相,配置堆满,价格打穿市场-有驾
比亚迪钛7亮相,配置堆满,价格打穿市场-有驾

说到这,我不禁自问:这种产品会不会给市场带来隐忧?比如万一大家都拼着命卷配置,没人静下心做底盘、做驾驶、做寿命呢?这是最大的风险。但从目前比亚迪动作来看,它反而是卷完配置还要卷技术——刀片电池、超级混动、智能驾驶全套往里怼,生怕用户不买账。所以我倒觉得,短期内是良性内卷,大家都更关注技术、体验;等有一天市场稳定下来,说不定大家又开始拼调性了。

未来再看,一旦用户习惯了“20万买40万功能”,是不是别家都得跟上?有些牌子自命不凡,“我们走高端路线,不卷低价”,可你发现高端被国产扒光底裤了,低端又被新势力搞活了,中间地带眼瞅着被钛7这一类车型割着走。那卷出来什么格局?一个能打的都没了。你琢磨琢磨,这几年日系、德系合资车在中国卖得还好吗?前头有新能源,后头有自主,夹板气都快喘不过来。

所以说,钛7一出,谁与争锋?答案不是没有对手,是对手要重新规划,重新审视“什么才是真正的市场需求”。你闭着眼摸一摸自己的钱包,再看看停车场那些车,你就会发现,一群人开始从“凑合买个差不多的”往“既要面子,又要里子,还要实际用处,啥都得给到”转变。中国市场大到什么程度?所有车型都能活,可你要是真不紧跟用户变化吗?不好意思,钛7就是最好的答案。

最后我想问大家,2025年汽车市场,你相信国产品牌吗?你会为“钛7们”买单吗?你会不会有点小期待,未来我们的自主品牌还能玩出什么新把戏来?我是不问结果,我在意过程。只要大家还在卷,还在让中国汽车不断超越,我觉得,这事值。钛7也好,豹5豹8也罢,说到底,还是一场比拼“谁更懂中国人,谁更敢兑现承诺”的大戏。等着看,戏才刚开场,后面热闹着呢!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