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舆论场,热闹得跟菜市场似的,天天都有人嚷嚷着“脱钩”、“卡脖子”。特别是荷兰那档子事儿,简直能写进年度商业笑话大全。我跟你说,这几年围观下来,我发现一个特有意思的现象:有些人打牌,总以为自己手里攥着王炸,结果一甩出来,嘿,是对三。
这事儿得从荷兰人抢我们那家叫“安世半导体”的公司说起。
你听听这操作,多有“魄力”。他们直接搬出个冷战时期的老古董法律,大手一挥,公司就成他们的了。估计当时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特牛,像是电影里拆除定时炸弹的英雄,最后一秒剪断了红线,成功阻止了东方的“技术扩张”。
可你猜怎么着?
这帮大哥把公司“抢”到手,一盘点,傻眼了。公司的总部和名头是在欧洲,可那能下蛋的生产线,七成都在中国。这叫什么?这就好比你花了大价钱,从别人手里抢来一只金光闪闪的鸟笼,结果发现鸟还在原来那人手里,而且那鸟还捏着你家未来几年的口粮。
这下好了,欧洲那帮汽车巨头们,本来就眼巴巴等着安世的芯片造车呢。现在倒好,荷兰“英雄”一顿操作猛如虎,直接把自家兄弟的灶给掀了。欧洲车企的仓库里,堆满了就差几块芯片就能下线的“半成品车”,那场面,估计比双十一的快递仓库还壮观。老板们天天开会,主题就一个:我的芯片在哪儿?荷兰人这招“釜底抽薪”,抽的不是我们的薪,是他们自己后院的煤气罐。
要我说,这事儿滑稽就滑稽在,它暴露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老板思维”。就是那种以为我买了你的公司,签了合同,你的一切就都是我的了。他们忘了,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织成一张蜘蛛网的时代,真正的价值,早就不是那个公司招牌或者那几页PPT了。真正的价值,是那条盘根错节、深入毛细血管的供应链,是那些在中国工厂里干了十几年、闭着眼都能操作机器的老师傅,是那个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的产业生态。
你拿走了法律上的所有权,但你拿不走物理上的生产力。
这还没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荷兰人那边刚把自己整得灰头土脸,我们这边轻轻动了动小指头——稍微收紧了一下稀土出口。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荷兰有家公司叫ASML,牛吧?光刻机巨头,全世界芯片厂都得管它叫“爸爸”。美国人天天拿这家公司当令箭,觉得只要卡住光刻机,就能把我们摁死。可他们好像忘了,或者说选择性忽略了一个常识:再牛的机器,也得吃饭吧?ASML那台印钞机一样的光刻机,里面那些最精密的镜头、零件,需要一种特殊的“饲料”——高纯度的稀土材料。
而这种顶级“饲料”的全球唯一指定厨房,在中国。
去年十月,我们这边一说要管制镓和锗的出口,ASML的脸立马就绿了。都不用等太久,三个月后的财报,数字就不会说谎了。这就有意思了,一家被西方当成“战略武器”的公司,它的命脉,居然有一部分也握在我们手里。更讽刺的是,这家公司去年36%的收入都来自中国市场。
你看看,这关系多拧巴。一边跟着别人,想方设法不卖高端货给你;一边又指望着你的市场养活自己,还离不开你家的原材料。这感觉就像什么呢?就像一个健身教练,一边收着你的高额学费,教你几个无关痛痒的动作,一边还偷偷把你家冰箱里的蛋白粉全换成了淀粉。他觉得能把你练废,但没想到,他自己每天吃的饭,是你家种的米。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老姜,这帮人是不是傻?
他们不傻,他们只是傲慢,或者说,他们的操作系统该升级了。他们的脑子里,世界还是一个“中心-边缘”的结构,他们是中心,我们是边缘。他们提供技术和标准,我们提供市场和劳动力。所以他们觉得,只要从中心切断供给,边缘就得瘫痪。
可他们没算到的是,这二十年,边缘已经快长成另一个中心了。
你看看我们国内这帮企业,一个个都跟仓鼠似的,早就开始囤积过冬的粮食了。比亚迪就不说了,自己炼钢、自己做电池、自己搞混动,就差自己种橡胶做轮胎了。这种垂直整合的变态玩法,在和平时期看着挺笨重的,但在这种“互相伤害”的模式里,就成了最坚固的堡垒。缺芯?缺吧,反正我自家电池电控啥都有,靠库存也能撑一阵,撑着撑着,说不定自己的芯片就鼓捣出来了。
还有华为。任正非老爷子多少年前就说要准备“备胎”,当时多少人笑他杞人忧天?结果呢?海思这颗养了十几年的“闲棋”,在最要命的时候,成了帅帐前最关键的“炮”。
再往下看,阿里、腾讯,你以为他们只是搞搞社交、卖卖东西?早就不是了。他们现在干的活儿,是给成千上万的传统企业装“数字系统”,从生产到销售,从物流到管理,把整个商业的底层逻辑都重构一遍。这其实也是一种“卡脖子”,只不过是反向的——当所有人都用上了你家的系统,你也就成了事实上的“基础设施”。
甚至那些你瞧不上的外卖小哥和短视频网红,都在这场无声的战争里扮演着奇兵。美团那张遍布全国每个毛细血管的骑手网络,就是一套独立于任何国际系统的“末梢神经系统”。就算哪天SWIFT(国际支付系统)抽风了,你楼下的张姐也能通过微信收到钱,然后让小哥给你把一碗热腾腾的兰州拉面送到手上。这,就是韧性。抖音更绝,直接文化输出,教欧洲那帮小店主怎么拍视频做生意,结果人家生意好了,反过来还成了中国商业模式的海外推广大使。
绕了一大圈,我们再回到稀土这件事上。
这才是我们手里那张不动声色的底牌。全球九成的高纯度稀...土...材料,在我们这儿。相关专利,我们占了七成。美国人眼红了好几年,想重启自己的稀土厂,结果呢?折腾到现在,连最基础的材料分离都搞不定。为啥?因为我们这边的技术团队,不仅能做,还在研究怎么把成本再降一半。
这就是现代战争的玩法。不是比谁的船坚炮利,而是比谁能掐住对方产业链里那个最不起眼、但最要命的螺丝钉。
现在牌局就是这么个情况:荷兰人演砸了,欧洲车企急得上火,美国人看着干着急但又不敢真撕破脸,因为他知道ASML的机器离不开我们的“饲料”。全世界的聪明钱,开始掉头往中国跑,那些跨国公司嘴上喊着“风险”,身体却很诚实地在中国建厂、搞合作,因为他们终于看明白了,离供应链最近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说白了,西方这次想玩一把“精准打击”,结果发现我们穿了一身“反伤甲”。你打我一拳,你自己也得掉半管血。他们以为可以像拔插头一样把我们从全球体系里拔掉,结果发现,我们自己已经长成了一个独立的电源。
这盘棋下到这儿,其实胜负已经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所有人都看清了一个事实:那个单极主导、说一不二的时代,可能真的要翻篇了。未来,谁能真正笑到最后?不是那个嗓门最大、肌肉最壮的,而是那个根扎得最深、生态最完善的。
接下来会怎么走?我估摸着,就是耗着呗。比谁的内循环更顺畅,比谁的科技备胎更争气,比谁更能熬。这出戏啊,还长着呢。
我就说到这儿,这事儿你怎么看?评论区里,咱接着盘。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