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06销量遇冷,员工私下吐槽产品定位太飘
东风纳米最近有点闹心。车间那边刚装好一批新车,销售部微信群里却没什么喜气洋洋的声音。前几天我路过他们4S店,玻璃橱窗贴着“国民智趣纯电SUV”大字横幅,可进门问了下小李——这哥们在店里卖了三年车——他只摇头:“别看咱直播间天天热闹得跟赶集似的,其实真来问的人没几个。”
今年春天,东风纳米搞了个大动作:三四个直播间轮番上阵,每天播十几个小时,有时候连市场副总都亲自出镜。内部人说,这半年下来,全员都成短视频达人了。可效果呢?新上市的纳米06,一个月才收获6000台订单,到6月交付也就1600台。“7月份更惨,”小李翻着手机给我看,“周销量两百、三百……最后一个月不到2000辆。”和当初信誓旦旦要冲击月销破万比起来,这成绩实在提不起精神。
听说公司内部早有人不满。有员工背地里抱怨,说营销全是表演式工作:内容拍得花哨,但根本没人关心用户到底想啥。有次策划会,一个领导突然拍板要学网红做露营场景,还非让大家用天地尾门拍段子,小李偷偷吐槽:“我们这些干活的建议从来没人理,只管刷互动量。”结果就是评论区都是自己人刷屏,好像热闹,其实转化率低得吓人。据说只有千分之一,还不如附近面馆的新菜推广。
还有个问题,说白了就是产品定位脱节。他们硬把十万级的小型纯电SUV往“轻户外”方向推,各种自驾、露营情境编得挺美。但买这个价位的小电动,大多数其实就图市区代步、接娃买菜方便罢了。我家楼下老王去年换车时,也纠结过类似车型,他直接一句话:“你让我拿它去郊游?我还不如骑自行车省事!”结果很多潜在客户一试驾,就觉得这玩意儿跟自己日常需求差太远,不带劲。
再细聊配置,小李摊手直言,比起同价位那些竞品(比如元UP),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你看看智能驾驶辅助,人家有三个前方感知雷达,我们俩;毫米波雷达那边,人家五个,我们压根没有;摄像头数量也是落后。”安全配置更不用提,那些高频用到的哨兵模式和内置行车记录仪,在市区停车贼重要,但偏偏缺席。“真有一次,一客户被蹭了一下,下来看没行车记录仪,当场脸拉下来,说‘以后加装还麻烦’。”
讲真,我身边开小型纯电SUV的大多还是城市通勤为主,很少有人专门跑野外。一哥们原本想体验一下所谓躺平大床功能,上周末试着带孩子出去玩,一晚上睡醒腰酸背痛,还发朋友圈调侃:“以后还是回屋睡踏实。”所以那些噱头功能,看起来吸引眼球,用起来未必合适普通家庭。
偶尔也能听到维修师傅碎嘴,比如售后张师傅爱念叨,“别光顾着整花活儿,该上的基础安全配件不能省啊!去年碰见一台刚买的新款,就因为超声波雷达数量少,倒库刮蹭,把后杠弄坏,两口子还怪我们检测不到死角……”这种事故虽小,却挺扎心。
有传闻说公司高层琢磨让纳米系列往“大尺寸”发展,可业内老人悄悄议论:现在新能源市场,小型纯电其实还有很大空间,你看吉利星愿每个月能卖3万多,还有海鸥、海豚之类都混得不错。这说明问题不是出在市场,而是设计和宣传上走歪道儿喽!
最近又赶上集团战略调整,新成立奕派科技,把东风纳米划成旗下子品牌。不少老员工担忧,以后品牌特色会不会越来越弱,被架构挤压掉发展空间?未来咋办谁也不好断言,不过目前看来,要是不把产品思路拧正,再怎么折腾直播估计也是白搭。
对啦,还有群友分享过冷知识,说某批次早期车辆中控屏容易卡顿,高温暴晒之后反应慢半拍,让不少夏天开空调的人抓狂。这事官方后来悄悄升级软件解决,但售后工单堆了一阵子才消停。有意思的是,有用户嫌原厂脚垫太薄,自费换厚款,然后发现影响油门灵敏度,又跑回来找技师帮忙裁剪……生活里的琐碎细节,比那些精致广告词真实多啦!
免责声明: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采自线下4S店销售、小区邻居聊天及维修技师口述,如有误差请以实际体验为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