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厉叔这次写的这篇文章主要说的就是为啥现在二手新车那么多,泛滥成灾。
刚挂完牌,连一公里都没开的新车,就赶紧卖到二手市场,真是让人觉得怪怪的。现在这事儿已经变成公开的秘密,厂家一再吹嘘销量节节攀升,可经销商却在亏钱甩货。
这些看似卖得火爆的新车到底溜到哪里去了,又是靠什么在撑起这虚假的繁荣局面?
那所谓准新车背后,其实藏着不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你知道吗?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奇怪的现象挺火的,叫零公里二手车。这个名字听着就挺反常的,一辆连一公里都没跑过的车,咋就变成二手车了呢?
其实呢,就是一辆全新的车,刚刚从车管所拿到牌照,甚至连座椅上的塑料膜都还没撕掉,就立马被当成二手车给卖出去了。
有个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说,这根本不是二手车,而是车企和经销商想办法把卖不出去的库存车,用别的方式处理掉罢了。
其实,这种操作也不是今天才有,早年来市场上就有那种叫包牌包税车的东西,就是厂家为了处理积压的库存,把车带牌带税一块打包低价卖出去。
那会儿数量还不算多,也算是给想省点钱的消费者提供了个门路,可如今,这事儿已经变样了,不再是偶尔几辆,而是一股脑地涌过来,简直毫无节制。
据业内人士说,现在市面上的二手车平台至少有三四千家商户在专门经营这种车。
这些车辆的来头主要有三块:第一是车企里卖不出去的库存车,为了把财报弄得漂亮点,通常会批量卖给大渠道商。
第二种就是经销商为了完成厂家的销售指标,只能自己掏钱把车买下来,然后先给车挂牌,等于在厂家的系统里就变成卖出去了。
其中一些新能源车企的退订车辆,客户付款后又打了退堂鼓。已经生产出来的这些车,总得找个地方安置吧,反正看着像二手车,其实摆明了就是新车。
大量出现的所谓“二手新车”,其实背后藏着一整套操作套路,而这一切的起点,主要是因为车企对销量排名的疯狂追逐。
其实,推动销量排行榜的背后,主要是各大车企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拼命提高销量,想在排名里占个好位置。
如今的汽车市场竞争可真激烈,不仅仅看谁一个月能卖得多,连一周的销量都开始比着看,谁更厉害。
有些汽车厂家的车型反应平平,基本上卖不出去,但为了维护面子和拉涨股价,销量数字又不能太差。
他们就把成百上千辆新车,通过开票上牌的办法,直接卖给二手车市场或者自己的关联企业。
这样一来,从数字上来看,车子已经卖出去了,排名榜上的位置也稳住了,还能对外继续宣传说持续热销。
照2025年的统计,超过七成的经销商根本完成不了厂家定的销售任务,超过一半还得靠亏本来维持。
厂家为了鼓励经销商多拿车,就铺张高额的年终返利,诱惑他们去争取,经销商为了拿到这份返利,只得咬紧牙关,自己掏腰包,把任务里的车全都买了下来。
他们再以八九折的价格卖给二手车商,即便亏损也要先把任务给完成了。这样一来,为了漂亮的销量数字,车企使出浑身解数,经销商也为了眼前的生活,只能两头合力,共同配合。
他们合力把很多新车往二手市场推,直接让我们看到的官方销量里夹杂了不少虚假数据。
不少车厂宣称销量节节攀升,可实际上这些车根本没到消费者手里,顶多就是从一个仓库搬到另一个仓库罢了。
这样一来,销量统计看起来挺漂亮的,可事情可没那么简单。
用一辆车实现更多的目标,真是挺实在的选择。
这些零公里的二手车一旦合法变成二手车身份,就马上开辟出了一条新的挣钱门路,第一个招数就是套取补贴。
为促进汽车买卖,国家推出了以旧换新政策,车主报废旧车换新车时,可以获得一笔补贴,最高额度能达到两万块钱。
有些人就利用这些零公里二手车假装成买家用旧车换来的,然后搞点“小动作”,把这笔国家补贴搞到自己手里。
要是说骗补贴只是在国内捣腾点小把戏,那用这些车搞出口,才是真正的大生意,规模可不小。
去年,全国二手车的出口大概有44万辆,其中一个挺让人吃惊的事儿是,差不多八成的车都是那种零公里二手车。
之所以有人把新车假扮成二手车出口,啊,是因为不少国家对新车进口设了挺高的门槛,认证流程又费时又贵,关税也很高,但对二手车的限制就宽松得多。
就这样,这些车在国内挂个牌就变成二手车了,出国一出口,轻松绕开了那些贸易限制,还能享受到国家的出口退税优惠。
就这么搞定了一个完整的灰色产业链,车厂把库存清理干净,经销商也圆满完成了任务,中间的那些中间商不仅赚取了差价,还拿走了补贴和退税。
表面上看,车企、经销商、二手车商,甚至国外的买家,都各自达到了心里的目标,感觉似乎大家都占了便宜,算是都赢了一样。
不过,这种表面上都觉得挺欢喜的局面,实际上却在悄悄蚕食着整个汽车市场的基础,把正常的市场秩序搞得一团乱。
一模一样的新车,在4S店里的售价和二手车市场上的几乎一模一样的准新车价差好多,差了几万块。这事儿让咱们买车的人该咋整啊,真是左右为难。
这直接促使新车市场上的价格战越发激烈,4S店的生意变得更加难搞,利润空间也被大大压缩。
零公里二手车的大量出现,让原本的二手车市场变得更难卖出去了,它们的价格高于普通二手车,但又比新车便宜,处于一个挺尴尬的境地,搞得市场的价格定位乱糟糟的。
尤其是新能源车,本来保值率就不高,现在又被这些接近新车的二手车给坑了一把。
2025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使用时间不到两年的新能源二手车比例高达38.2%,市场上的“次新”车挺多,竞争已经相当激烈了。
在这场乱局中,其实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车企靠数据作假换来的假繁荣,最终伤的还是自己的品牌信誉和长远前途。
经销商为了完成指标硬着头皮低价出售车辆,结果只会让自己亏得更厉害。
如果一个行业非得把新车包装成二手车才能出手,说明这行业已经出大问题了。靠虚假销量撑起的市场传说,总有一天会被揭穿。
结语
拿新车转手卖这种只看眼前好看的招数,归根到底就是在透支整个行业的未来。大家都习惯了走捷径,终究只会发现没有出路了。
厉叔觉得,把新车变成二手车这种卖法,虽然看起来销量挺快,但实际上是在耗尽行业的未来。这样的操作一时看似火爆,实际上可能会扰乱整个汽车市场,你们怎么看?
据新浪财经2025-05-31报道,业内人士指出,零公里二手车泛滥的本质其实是一些渠道用库存转移的手段,把仓库存货披上准新车的“外衣”,表面看起来像新车,实际上却是二手车。这种操作虽短期内能带来销量,但长期来看可能会扭曲市场规律。 此外,崔东树在2025-11-07透露,今年一到九月,二手车的累计交易量同比增长3.6%,达到了1473万台,交易总额增长了0.7%,达9462亿元。这些数据反映出二手车市场依然保持一定的活跃度,但渠道库存问题也引发了不少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