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应求,现在制约小米汽车的最大障碍就是产能。
至于网络上负面的评价,包括跟车主的诉讼等,对小米汽车的销量影响有限,这是非常恐怖的地方。
在小米之前,大概也就是特斯拉遭遇过这种“幸福的烦恼”,别的品牌都是为订单发愁,而它是为订单的交付发愁,直到上海超级工厂建成才算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多说一句,特斯拉引入国内是好事,不要看特斯拉对同行业的压制,你想一想:如果没有特斯拉树立的标准,国内那些车企会是什么样?
要知道特斯拉进入中国这么多年都还没有百分百发力呢,而迄今为止,哪怕有的新能源汽车都卖到百万以上的价格了,但在产品、技术和品牌等方面仍然是差了许多。
小米汽车卖得好,真是靠营销吗?雷军这三项能力是很多人不具备的
“我们这次成功以后,有个别同行把它包装成小米是靠营销赢的。你们今天看我们的每一个指标每一项能力,在任何一个维度里面,我觉得在绝大部分领域小米都是领先的,无论是产品研发、品质、质量还是设计等维度。”
来雷军很不喜欢外界说小米汽车是靠营销赢的,他认为小米汽车的成功是在于能力建设。
什么能力呢,老方说第一点就是雷军顺势而为的能力,无论是做手机还是做汽车,他都是在最恰好的时间点杀入,太早的话市场、供应链等都还不成熟,太晚的话又错过了时机。
比如罗永浩当年做手机就是如此,他貌似只比雷军晚了一年,但一步后就步步后,再加上他的供应链和定价等出问题,最终就是失败的结果。
做任何事都需要顺势而为,借助趋势的力量,这就跟人的眼光、理解和判断有很大关系。
雷军是供应链整合的高手。
从投资入局,做手机时候雷军就投资了很多产业链企业,做汽车之前他也是投资了很多相关企业,小米也是一些车企的投资人。
雷军说他为了造车押上全部声誉,全力以赴,为小米汽车而战。在正式宣布造车之前,雷军亲自带队进行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两次正式的董事会,进行了极为严谨详尽的调研与论证……
所以雷军造车之前是做了很多准备的,至少有了五成的把握才入局,也就是说在2021之前雷军就做好了准备,这些准备之中相当关键的一点就是供应链。
在2021年这个时间点,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很成熟了,有些造车新势力一开始都是靠组装,所有的软硬件都有很多供应商可以选择,这点跟手机行业类似。
但是,如果雷军把他造车的钱给你,让你去对标保时捷、特斯拉,量产SU7或YU7,你基本不可能做到。这还是可以参照罗永浩造手机的例子,他自己也承认自己对供应链的把握远不如雷军。
同时兼顾品质、成本和时间,这背后需要强大的管理、组织和团队作战的能力。
组织能力强的意思是:人力资源和资金都用在了对的地方!
小米汽车注册资本100亿,首期研发费用是33亿,成立了数百人的精英团队,产业链投资20亿……多个团队异地办公,研发、生产、制造等部门协同,这是非常复杂的管理工程。
不是有钱就能做成事,君不见汽车行业有的业内专家拿了很多钱造车,最后钱花光了车还造不出来,这就跟管理能力跟不上有关。
把千军万马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小米汽车从0到1造出来,从2021年3月30日官宣到2024年3月28日上市,这里面不知有多少统筹协调,如果没有成熟的管理团队和体系,没有章法和节奏,那三年时间根本不可能成功。
“在不到三年时间里面,建了业界领先的智能工厂,建了29个交付中心,59家店面,40多个服务中心一夜之间全部开始交付。”
小米汽车团队是雷军从小米抽调了100多人,然后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组建起了一支 6000人的队伍,这些人背景不一样,能力不一样,工作地点不一样,把这么多人统筹安排,协调一致,分工合作,把事情做出来,这就体现了雷军用人和组织建设的能力。
“一仗一仗的胜仗,不断成就的里程碑,迅速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路人马,聚成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
所以才有了“发布即交付,交付即上量”的奇迹。
企业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
给你很多钱和很多人,让你去造手机或造车,你就能行吗?所以老方说在人工智能时代,顶级的管理者是稀缺人才。
一个事能不能成,最根本的是看管理者怎么样,但有时候只看管理的技术层面也不行。
比如我们看苹果造车的事就知道了,不是你有很多钱,有成功的经验,有人才,有管理能力,就一定可以把一个事做成的,“每一次进入新的领域,过去的知识、经验、声望、荣誉,大部分都清零了,你能依靠的,只有一颗一往无前的心。”雷军是企业的创始人,他的决心也是很关键的要素。
对一件事的理解力就是竞争力,做一件事的勇气和决心也是竞争力。
在对消费者心理的洞察和理解上,雷军有很大的优势,他是真正有用户思维的老板。同行在谈什么智驾,谈什么技术,谈什么配置……但你知道消费者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吗?还是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在对核心技术和用户需求的把握方面雷军是值得老板们学习的大师级专家。
总而言之,因为雷军在组织管理、供应链整合、趋势把握上的水平,然后再叠加其营销能力,才构成了小米汽车初战告捷的结果,只是强调营销其实是不实事求是的说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