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如此恶劣行为天理难容
作者/南海看云
不知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窝心事?开开心心把爱车送去4S店保养,结果被告知车子出了大问题,要花大价钱维修。满心疑惑想讨个说法,对方却遮遮掩掩不让看监控。
李先生原本好好的奔驰车送过去保养,却莫名其妙成了“泡水车”,查看车间监控后大吃一惊:4S店的工作人员居然把一桶水从车子天窗倒进去!李先生怀疑水是4S故意倒,为了多赚钱。对此4S店解释,是对车子做天窗排水测试……(来源:小强热线)
送保养车竟变"泡水车"?车主怒讨说法
"您车积水严重,维修得花5900块。"凌晨收到4S店发来的视频时,李先生盯着手机屏幕,后颈直冒冷汗。画面里,自己平时爱惜得跟眼珠子似的奔驰车,座椅底下汪着一滩水,连脚垫都泡得发胀。
这怎么可能?最近半个月天气晴得能晒裂柏油路,车库里也干爽得很。李先生抓起车钥匙就往4S店冲,路上满脑子都是上周日开车时的场景——仪表盘显示正常,空调出风口的香水还飘着熟悉的味道,根本没半点漏水迹象。
到了4S店,工作人员拿着维修单说得头头是道:"检查时发现车内大量积水,必须拆座椅、换线路。"可当李先生提出要看监控时,对方却开始打太极:"监控在调,得等负责人来"、"现在车间在忙,看不了"。这反常的态度,让李先生心里警铃大作,当场就报了警。
在民警协调下,监控画面让他血压飙升。画面里,维修师傅把车开进车间后,第一时间打开天窗,从墙角拎起一桶水就往里倒!看着水花在车内四溅,李先生气得直拍桌子:"这哪是检查,分明是故意制造故障!"
4S店的解释却让人大跌眼镜。"我们是在做天窗密封测试。"经理指着维修单解释,"保养时发现车内有雾气,怀疑天窗漏水,这是行业常规操作。"但李先生根本不买账:"送车时候干干净净,你们测试前连电话都不打?"他越想越窝火,自己每次保养都选最贵的套餐,结果换来这种对待。
更让人气愤的是,4S店后来又换了说法。"是在做排水测试,您车排水孔堵了。"售后人员翻出维修记录,"之前不是出现过挂不了挡的问题吗?就是积水腐蚀零件导致的。"可李先生算了算,自己上个月才因为这个故障花了2000多块维修,当时4S店怎么没提积水的事?
公说公有理,这场纠纷谁在说谎?
双方各执一词,事情陷入僵局。李先生一怒之下把4S店告上法庭,还找来调解员帮忙。可4S店态度强硬:"等法院判,我们问心无愧。"甚至反咬一口,说李先生故意歪曲事实。
"真要是正常检查,为什么不敢提前说?"李先生调出手机里的聊天记录,保养前4S店只发了个预约提醒,根本没提任何测试安排。他还找了懂行的朋友看监控,朋友一眼就看出问题:"正常测试哪会倒这么多水?再说排水孔堵了,倒一桶水就能漏成这样?糊弄谁呢!"
为了证明清白,李先生开始四处收集证据。他翻出近半年的行车记录仪视频,每次停车后车内都干燥整洁;又找到车库管理员开证明,自家车位从没出现过漏水情况。最关键的是,他联系到其他在同一家4S店保养过的车主,有人也反映遇到过"突然多出故障"的怪事。
4S店那边却依然坚持自己的说法。"我们有完整的操作流程,经得起查。"经理拍着胸脯保证,还拿出内部培训手册,"您看,天窗排水测试就是这么规定的。"但当李先生要求查看当天的测试记录时,对方又支支吾吾拿不出来。
这场纠纷至今没有定论,每次想到自己被当成冤大头,李先生就气不打一处来。"我要的不是钱,是个真相!"他攥着厚厚的证据材料,眼神坚定,"不管官司输赢,都得让大家知道这种套路有多坑人。"而4S店仍在等待法院判决,双方的对峙,还在继续......
网友:这个做法和抢钱没有区别?
看看网友留言吧,基本上是一边倒指责。
就算是做那个排水检查,那也不用提一桶水往里倒啊,那很明显不合理呀。以前我的车就下雨进过水,直接用的一根细铁丝去通那个管道看通不通?
4儿子坏的很,不用多说!我车散热扇会时转时不转,去检查说空调压缩机坏了要换,我就走了,然后去公司老板老乡那里检查说风扇线路转接头有问题,直接剪了重接线路,一分钱未收,几年过了都完好。
当一桶水从天窗倒入时,倒出的不仅是冰冷的液体,更是某些从业者早已溃败的职业操守。消费者要的不是完美无瑕的服务,而是明明白白的消费。
按正常逻辑,车内有水气应先查底部积水而非直接倒水天窗。先疏通排水管道,而不是直接往天窗里倒一桶水。
起码4s店的维修程序是有问题的。一般情况4s店检查如果车有什么问题会先跟车主沟通修还是不修,并报价。车主会根据问题的轻重和价钱的高低来决定修哪些。签字确认后,4s店才开始修。
这一看就是4S店的全责,无论车内有水还是无水?还是其它方面问题?若要是需要维修,第一时间就是先征求车主的意见,车主同意了,才能进行这一项的维修,这是程序操作,也是法规制度的内容,不能乱来。
……
@南海看云 用文字感受人间冷暖,感谢您的信任与陪伴,欢迎转发与关注!
(文章源于网上公开内容整理,如有不实,请告知删文。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