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一个终极矛盾的牌子,最近在欧洲整了个新活儿,给它那个换壳雅力士,啊不对,是豪华小车LBX,搞了个什么「Vibrant Edition」。翻译过来就是‘活力满满版’。听着就像中年人为了装嫩,硬穿了一身荧光绿的紧身衣,主打一个‘我还能行’的精神胜利法。
这车在欧洲卖得确实不错,毕竟是精装修丰田,主打一个稳定可靠,给那些对开车本身没啥兴趣,但又需要一个“体面”标签的人,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它就是汽车界的电子安抚奶嘴,温暖,无害,但绝对不刺激。雷克萨斯一看销量,嘿,这小玩意儿卖得不错啊,欧洲老铁们就好这口。那还说啥,趁热打铁,必须得加倍地整活儿。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靠这个豪华开瓶器,在欧洲富人区的派对上撬开一个小口子。
那么这个“活力满满”体现在哪呢?典中典的操作来了。汽车界的时尚,就是哪里不亮喷哪里,一黑遮百丑。搞点黑化的轮毂,黑化的饰条,再来点红色的缝线,齐活了。这叫什么?这叫‘恶魔低语’套装。官方说格栅设计灵感来自高性能概念车,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一个换皮肤的操作,硬是让你感觉好像跟性能沾边了。穿上这身皮肤,你就是深夜里最靓的仔,虽然你的车只有136匹马力,但你的态度起码有500匹。
内饰也是一个路子,黑色真皮,点缀点红色,安全带也给你换成红的。这就好比一个平时穿巴宝莉的精英,突然戴上了一串巨大的金链子,试图告诉你他内心其实很狂野。但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会买雷克萨斯的人,就是喜欢雷克萨斯本身,他们要的就是这个调调,这种“我虽然不快,但我很贵,而且我很安静”的玄学光环。这是一种聪明的消费,因为他们买的不是车,是情绪价值。
真是够了!
讲真,我作为一个开过各种妖魔鬼怪车的中年人,看到136匹这个数字,内心是平静的,甚至有点想笑。136匹,还是136匹。你外观搞得跟要去参加闪电战一样,结果心脏还是一个老大爷的。这种巨大的反差,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突然有点想吃兰州拉面了,加双份牛肉的那种。这车的核心就是让你在市区里优雅地堵车,省油,然后默默维护雷克萨斯这个品牌的信仰。它最大的作用,是让你在停车场找到它的时候,感觉自己比旁边的丰田车主,高了那么0.5个像素,而这0.5个像素,就值那十几万差价。
136匹的马力,配上这么一身杀气腾腾的皮肤,就像一个修仙小说里的角色,刚把一身神装氪满了,结果发现自己还是个炼气期。出门跟人打架,架势拉满,BGM放到最响,然后一个火球术搓了半天,打出去一小撮火苗。同行看了也得傻,就问你怕不怕?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修仙的比喻可能有点用力过猛,但道理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市场是什么?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别人都在掀桌子,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而雷克萨斯在干嘛?它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摆了个更好看的餐巾,然后告诉大家,看,这才是品味。
所以这车会失败吗?恰恰相反。这种不务正业,这种对性能的蔑视,反而是对自身品牌信仰的一次终极提纯。会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讲内饰他就跟你急。会买奔驰的人,你跟他聊发动机他就觉得你没品。而会买雷克萨斯LBX活力版的人,他要的就不是车,他要的是向世界证明,他已经超脱了对速度和参数的低级趣味。所以你问这车值不值?这个问题本身就错了。对于信徒而言,充值信仰,还需要理由吗?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