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豪车新贵诞生,35万以上销冠,月销破两万台

最近,车圈里流传着一张挺有意思的榜单,说的是今年8月份国内汽车市场里,那些售价在35万元以上的豪华车谁卖得最好。

本来这事儿吧,大家看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无非就是奔驰、宝马、奥迪这几家轮流坐庄。

但这次不一样,榜单上赫然出现了一个新面孔,叫“问界M8”,而且一上来就直接干到了冠军位置,一个月卖了两万一千多台。

中国豪车新贵诞生,35万以上销冠,月销破两万台-有驾

这下可把很多人给看懵了,问界这个牌子我们熟,有M5、M7、M9,可这M8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是悄悄发布的新车我们不知道,还是写榜单的人手滑了?

其实,这个“问界M8”确实是个笔误,现实里并没有这款车。

这个惊人的销量数据,实际上指向的是问界品牌旗下的主力车型,尤其是新款问界M7,在华为技术的强力加持下,订单量确实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

虽然名字写错了,但这背后反映出的一个事实,比这个乌龙本身要重要得多:中国的豪华汽车市场,真的变天了。

咱们就从这张榜单说起。

在35万元以上这个价格区间,过去可以说是外国品牌的“自留地”,尤其是德系的奔驰、宝马、奥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BA,它们在这里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买这个价位的车,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冲着这三个牌子的车标去的,这不仅代表着车的品质,也代表着一种身份和面子。

但是,今年8月份的这张销量前十名的榜单,却呈现出了一幅让人意想不到的画面:十个席位里,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新能源车,和那些传统的外国品牌燃油豪车,正好各占了五个,形成了一个五五开的局面。

中国豪车新贵诞生,35万以上销冠,月销破两万台-有驾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来分一杯羹了,这简直就是直接冲进了别人的主场,还抢走了一半的地盘。

我们先看看新上榜的这几位国产“新贵”都是谁。

除了那个以惊人数据为代表的问界系列,还有像腾势D9、岚图梦想家、极氪009这样的高端新能源MPV,它们把过去我们印象中主要用来拉货或者商务接待的“面包车”,打造成了堪比飞机头等舱的“陆地公务舱”。

这些车凭什么能卖到三四十万甚至更高的价格,还让那么多人心甘情愿地掏钱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它们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做“豪华”。

在过去,我们觉得一辆车豪华,看的是什么?

是发动机的缸数多不多,声音好不好听;是内饰的皮料是不是真皮,木纹饰板是不是实木;是品牌有没有上百年的历史。

但现在,特别是对于很多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对豪华的理解完全不同了。

你坐进一辆像问界这样的新能源车里,首先吸引你的可能不是座椅有多柔软,而是中控台那块比平板电脑还大还清晰的智能屏幕,它的反应速度和操作逻辑,可能比你手里的最新款手机还要流畅。

你可以直接跟它说话,让它帮你开空调、放音乐、设导航,甚至它能听懂你的方言,帮你处理工作信息。

中国豪车新贵诞生,35万以上销冠,月销破两万台-有驾

在路上遇到堵车或者跑高速的时候,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放你的手脚,让开车这件事变得不再那么疲劳。

更不用说现在很多车里都配上了大尺寸的后排娱乐屏、车载冰箱和小桌板,孩子们可以在后排看动画片,自己能随时喝到冰镇饮料,这种在家一样的舒适感和便利性,是很多传统燃油豪车给不了的。

说白了,这些国产新能源车卖的已经不仅仅是一辆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集成了最新科技、能提供极致舒适体验的“移动智能空间”。

这种体验上的巨大优势,让它们成功地从传统豪强手里抢走了大量客户。

当然,那些老牌的豪华品牌也不是省油的灯。

你看榜单的另一半,奥迪A6L、奔驰GLC、奔驰E级、宝马5系、宝马X3,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车型。

奥迪A6L在8月份卖了将近一万三千台,排在第二位,奔驰GLC也卖了一万多台,排在第三。

它们能守住阵地,靠的还是多年来积累下的金字招牌。

毕竟,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奔驰、宝马、奥迪的品牌影响力和它们所代表的社会地位,依然是很有吸引力的。

开一辆奥迪A6L去谈生意,和开一辆新势力品牌的车去,在很多人心目中,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中国豪车新贵诞生,35万以上销冠,月销破两万台-有驾

而且,面对国产新能源车的猛烈攻势,这些传统豪强也开始主动求变,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降价优惠。

现在你去4S店里看一看,会发现这些曾经价格坚挺的豪华车,现在的优惠力度都相当大,有时候甚至落地价比一些高配的国产新能源车还要便宜。

这就让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一边是代表未来的新科技、新体验,一边是代表着经典和传承的老品牌,再加上价格上的针锋相对,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确实需要好好掂量一下。

整个现象的背后,其实是我们国家整个汽车工业实力的体现。

文章里提到一个数据,说我们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76%。

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现在市面上每卖出100辆新能源车,其中有76辆都是我们中国自己品牌生产的。

这个数字非常了不起,它说明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上,我们不仅没有落后,反而在很多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从电池技术,到智能化的车机系统,再到自动驾驶的研发,我们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给了国产品牌足够的底气,去冲击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高端市场。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国产车能在35万元以上的市场和BBA平分秋色,这绝不是偶然,而是我们国家汽车产业厚积薄发的一个必然结果。

未来的豪华车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无论是新来的挑战者,还是守擂的老牌霸主,谁都不能掉以轻心。

最终能赢得消费者的,一定是那些最懂用户需要什么,并且能不断用技术创新带来更好产品和服务的企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