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兴冲冲地跟我说:"25万就能买奥迪了!"我一看是刚上市的A5L,轴距加长了,还装上了华为车机,乍一看确实挺诱人。但作为一个天天跟汽车打交道的人,我得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车就像个穿着西装的运动员,看着体面,跑起来可不一定利索。
先说说这个价格。25.68万起,比老款便宜了小几万,很多人一看就心动了。但仔细想想,现在25万能买到的电动车,哪个不是配置拉满?就拿特斯拉Model 3来说,通风座椅、盲区提醒这些实用配置都是标配。而奥迪呢?想要这些还得加钱选装。更别说电动车不用交购置税,算下来实际花费可能更少。很多消费者就是被这个"25万买奥迪"的噱头给唬住了,等真正去4S店一问,发现想要的配置都得加钱,心里那个落差啊...
再说说这个加长轴距。厂家宣传说后排能跷二郎腿,这话倒是不假。但问题是,买轿跑的人真在乎后排空间吗?我认识的真爱玩车的朋友,宁可后排小点也要车身灵活。而那些真正需要大空间的家庭用户,看到后排中间那个15厘米高的凸起,估计脸都绿了。更别说溜背造型让后排头部空间变得局促,个子高点的人坐进去,头发都能蹭到车顶。这就好比买了个大房子,结果卧室矮得直不起腰,你说憋屈不憋屈?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个激光雷达。奥迪给这车装上了探测距离200米的激光雷达,听起来挺唬人。但燃油车的动力响应速度摆在那儿,真遇到紧急情况,反应速度比电动车慢半拍。这就好比你给自行车装了个飞机引擎,看着高端,实际用起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认识一个做自动驾驶的朋友说,这套系统在燃油车上最多发挥出七成功力,典型的"大材小用"。
说到动力系统,这台EA888发动机确实不错,可变截面涡轮技术减少了涡轮迟滞。但为了满足排放标准,又加了个48V轻混系统,维护成本直接涨了四成。这就跟老房子装修一样,表面看着光鲜,背地里管道老化的问题一点没解决。很多消费者买车时根本不会想这么远,等过了保修期,看到维修账单才傻眼。
现在奥迪的销售还在跟你讲"内燃机情怀",这话听着耳熟不?就像当年诺基亚说键盘手机才有手感一样。欧盟2035年就要禁售燃油车了,现在花近三十万买个不能上绿牌的车,过两年转手时能卖多少钱?我有个做二手车生意的朋友说,现在燃油豪车的保值率一天不如一天,特别是这种不上不下的"过渡产品",贬值更快。
说到配置,奥迪这次把华为车机搬了上来,这招确实聪明。很多人一看"华为"两个字就上头了,觉得科技感十足。但你想过没有,燃油车的电子架构跟电动车完全不是一回事,后期升级空间非常有限。这就好比给黑白电视接了个游戏机,画面是有了,但体验完全不是那个味儿。那些冲着L2辅助驾驶去的消费者可能不知道,燃油车的算力天花板就摆在那儿,想升级?难!
再看看同价位的电动车,比亚迪汉DM-i后排纯平地板,座椅通风都是标配。更别说电动车起步时的推背感,那是燃油车再怎么调校也赶不上的。现在很多年轻人试驾完电动车,再开燃油车总觉得慢半拍,就是这个道理。有个95后的朋友跟我说:"开过电动车就回不去了,就像用惯智能手机再也受不了按键机一样。"
奥迪最拿手的灯光科技这次也埋了坑。OLED尾灯确实炫酷,能全屏点亮示警。但你知道换一套要多少钱吗?够买辆五菱宏光MINI EV了!这就跟买奢侈品一样,看着光鲜,等要维修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买得起修不起"。
说到底,A5L这次换代就像给旧房子刷了新漆,看着是漂亮了,但地基还是那个地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浪潮下确实很纠结,既舍不得燃油车的利润,又怕错过电动化的机会。但这种"缝合怪"式的产品,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就像我那个买了混动车的表叔说的:"早知道当初直接买电动车了,现在这车卖又卖不上价,开又开不爽快。"
所以啊,真要买燃油车,不如看看凯迪拉克CT5,至少人家那个电磁悬架是实打实的好东西。要是冲着科技配置去,现在的BBA燃油车真不如国产电动车实在。特别是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朋友,充电设施越来越完善,花三十万买个不能上绿牌的车,过两年可能真成"冤大头"了。
最后说句实在话,买车不能光看牌子,得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要面子?要实用?要科技?要保值?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买燃油豪车,就像2019年买4G手机,看着便宜,用着憋屈。消费者那点小心思厂家都摸得门儿清,就等着你为那个"四个圈"的logo买单呢。要我说,与其花这个钱买台过渡产品,不如再等等,或者直接上电动车。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您说是不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