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第一次去买车,常常会听到“裸车价”和“落地价”这两个词。虽然只有几字之差,但含义完全不同,搞不清楚的话很容易超预算。
所谓“裸车价”,通俗来讲,就是车辆本身的价格,可以理解为这辆车的“标价”。就像你在商场看中一件衣服,吊牌上的价格就是它的“裸价”。这个价格通常是厂商指导价减去优惠幅度之后的结果,也是你和销售磨价的核心部分。
而“落地价”,才是一辆车真正成为你私人财产所需要的全部费用。它就像是“打包总价”,除了裸车价,还必须加上车辆购置税、交强险和商业保险、上牌服务费,有些情况下还可能包括贷款手续费、加装配置等额外支出。简单来说,落地价才是你这辆车真正开上路的总成本。
举个例子,一辆标注优惠后裸车价为15万元的车,它的落地价可能会达到17万元甚至更高。中间这2万多的差价,就是由税费和保险等必要支出构成的。
所以,去买车谈价格时,一定不要只盯着销售给出的“裸车优惠”心动,更要算清楚最终的“落地价”是否在你的预算范围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