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像极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马拉松。年初时,不少人还在讨论“增速放缓”“市场饱和”,但走到10月这个节点,回头看,赛道依旧火热,只是选手的位次与姿态,已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根据各家最新发布的交付数据,前十个月的整体销量曲线依然昂扬向上,渗透率稳步提升,但内部的排位赛却异常激烈。曾经牢不可破的“蔚小理”格局早已被打破,新的面孔凭借更具攻击性的产品与策略,不断冲击着原有的秩序。
从10月的交付总量来看,零跑汽车以70,289辆的惊人成绩登顶,紧随其后的是鸿蒙智行,交付了68,216辆。小鹏、蔚来、小米则分别以42,013辆、40,397辆和“40,000+”的成绩,占据了第三至第五把交椅。这份TOP5名单,既有久经沙场的老将,也有势头凶猛的后来者,共同勾勒出当前新能源市场活力四射又充满变数的图景。
零跑汽车:黑马登顶,规模与效率制胜
零跑这次拿下月度销冠,绝非偶然。70,289辆的交付量,以及84%的同比高增长,是其长期坚持全域自研、成本控制以及渠道下沉策略的集中体现。
回顾其2025年的产品线,从T03的持续热销,到C系列(如C10、C11)在家庭SUV市场的稳健表现,零跑覆盖了从微型代步到主流家用多个细分市场。
特别是其在新款C11增程版上的成功,精准切中了部分用户对续航与实用性的双重需求,成为其销量攀升的重要推力。在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性价比与品价比依然是其最锋利的武器。
鸿蒙智行:生态合力,后来者居上
鸿蒙智行作为华为赋能模式的集大成者,10月交出了68,216辆的成绩单,环比增长29%,势头强劲。其下的智界与享界品牌,分别贡献了过万和6700辆的交付量,且环比增长均非常可观(27%和67%)。
今年,智界S7、享界S9等车型的陆续交付和产能爬坡,是鸿蒙智行能够快速上量的关键。这些车型深度集成华为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与三电技术,其核心吸引力在于“华为Inside”带来的科技光环与体验承诺。在市场逐步认可这种合作模式后,鸿蒙智行的潜力正被加速释放。
小鹏汽车:稳健前行,智驾标签依旧鲜明
小鹏汽车以42,013辆的交付量位居第三,同比76%的增长显示出其良好的复苏态势。尽管环比仅微增1%,可能意味着其正处于新旧产品周期的过渡阶段。
2025年,小鹏在巩固其“智驾标杆”形象上不遗余力,XNGP的持续迭代和城市覆盖范围的扩大是其核心叙事。新车方面,改款P7+以及面向更主流市场的MONA系列车型,是其今年的重要落子。尤其是MONA系列,凭借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传承自小鹏的智能科技,有望成为其下一个规模增长点。
蔚来汽车:多品牌初显成效,结构转型阵痛与希望并存
蔚来汽车(含子品牌)10月交付40,397辆,同比增长93%,环比增长16%,数据亮眼。但细看其内部结构,故事则更为复杂:主品牌“蔚来”交付17,143辆,同比下滑18%,反映出其在高端纯电市场面临的压力;而新品牌“乐道”则一鸣惊人,交付17,342辆,同比暴涨302%,成为绝对的增长引擎;“萤火虫”品牌也贡献了近6000辆。
今年,蔚来重磅推出了乐道首款车型L60,这款面向主流家庭市场的SUV,以其出色的空间、续航和换电体系优势,迅速成为爆款。这表明蔚来的多品牌战略已初见成效,但如何平衡主品牌的高端调性与子品牌的规模诉求,是其需要长期面对的课题。
小米汽车:新王势头,生态破局的想象力
小米汽车首次进入月度前五,交付量达到“40,000+”级别,同比增长100%。作为入场仅一年的新玩家,这样的速度堪称恐怖。小米SU7的成功,除了其本身在设计、性能、智能化上展现出的高完成度外,更在于其成功地将小米庞大的“生态链”用户群进行了初步转化。
2025年,小米在持续提升SU7产能和交付的同时,市场更期待其第二款、乃至第三款车型的亮相,以验证其产品矩阵的厚度。小米的入局,不仅带来了销量上的冲击,更带来了关于“人车家全生态”模式的无限想象。
后记:格局之变与长期主义
纵观这份10月榜单,笔者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是:新能源市场的排位,已再无永恒的王者。曾经的领先者可能因一款产品的失误或一步战略的迟疑而迅速掉队,如榜单中同比下滑的理想和腾势;而曾经的追赶者也可能凭借一款精准定位的爆品和高效的体系能力实现反超,如零跑和蔚来的乐道。
这背后,是市场从早期尝鲜群体向主流大众群体过渡的必然结果。用户变得更加务实,他们对价格、品质、服务、口碑的综合考量,远胜于对单一品牌光环的盲目追随。
另一个观察是,竞争已从单一的产品力、技术力,扩展到整个生态和体系的对抗。华为的赋能模式、小米的生态联动、蔚来的多品牌与能源体系,都是在试图构建更深的护城河。单纯的“造好一辆车”或许能赢得一时,但想要长久地留在牌桌上,必须要有独特的、难以被复制的系统能力。
未来的竞争,将是综合实力的长跑,而非单一节点的冲刺。对于所有玩家而言,在狂飙的交付数字之外,如何构建健康的毛利率、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卓越的用户运营体系,才是穿越周期、笑到最后的根本。这场马拉松,还远未到终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