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炸弹引爆行业
比亚迪在2025年7月初投下一颗“深水炸弹”宣布对所有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车辆,在智能泊车场景下实行全面兜底。这意味着,一旦因系统异常或算法失误导致事故,比亚迪将承担相应损失,彻底打破用户对辅助驾驶技术的疑虑。
这一举动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责任界定模糊、风险不可控的辅助驾驶领域,比亚迪却敢于承诺“全赔”,其底气何在?不少业内人士开始重新审视这家企业背后的技术实力与战略布局。
智能泊车全覆盖
“天神之眼”系统在智能泊车方面展现出惊人的场景覆盖能力,从代客泊车到断头路泊车,再到狭窄车位、无划线车位泊车,几乎覆盖所有常见场景。部分车型还整合了易三方泊车辅助与易四方泊车辅助技术,极大提升了泊车效率。
今年7月的一次OTA升级中,比亚迪又新增三速泊车、车头泊入、偏置泊车、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等功能。这些更新不仅让泊车更轻松,也进一步夯实了用户对系统的信任基础。
兜底政策成定心丸
比亚迪的“泊车兜底”政策堪称行业首创。一旦判定为泊车辅助系统问题引发的事故,比亚迪将承担车辆维修、第三方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的相关费用,车主无需走商业保险流程,直接联系售后即可处理。
这不仅是对用户权益的保障,更是对技术实力的自信展示。该政策伴随车辆整个生命周期,不限于首任车主,真正做到了“一诺千金”。不少车主表示,这种保障让他们在使用智能泊车时不再犹豫。
技术底气从何而来
比亚迪的自信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其独有的“璇玑架构”。这一架构以中央大脑为核心,融合车端AI与云端AI,通过车联网、5G网、卫星网实现高速互联,同时将传感链、控制链、数据链、机械链深度融合。
这种架构彻底打通了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壁垒,让车辆的“大脑”与“四肢”协调统一,为高阶智能驾驶提供了坚实基础。可以说,璇玑架构是比亚迪敢做兜底承诺的“技术压舱石”。
易四方与易三方的神操作
“易四方”技术将四电机独立矢量控制与后轮转向结合,实现“摇头摆尾”的泊车操作;而“易三方”则通过三电机协同后轮转向,完成“神龙摆尾”的高难度动作。这些操作不仅炫酷,更极大提升了泊车效率。
这些技术不仅让泊车更轻松,更在复杂路况中提升行车安全。例如在小半径转弯、城市拥堵等场景中,车辆的操控稳定性显著增强,用户对系统的依赖感也随之上升。
电动化+智能化的融合优势
面对“鬼探头”、不规则红绿灯等极端场景,比亚迪的天神之眼系统展现出独特优势。多传感器融合、高算力智驾平台与分布式域控技术相结合,使车辆能在千钧一发之际快速响应。
这种融合能力超越了传统燃油车的响应极限。电机的瞬时响应与轮端扭矩的精细控制,构成了安全兜底的技术基石。比亚迪高层在沟通会上直言,这种能力是燃油车难以企及的。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说:“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如今,这一理念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中得以实现。辅助驾驶不再只是便利功能,而是成为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一环。
正如比亚迪高层所言,他们的目标不是炫技,而是真正降低事故率、保障生命安全。这份对安全的执着,也成为其敢于承诺“全赔”的根本原因。
组织革命推动技术突破
比亚迪的成功不仅依赖技术,更离不开其组织效率的革新。5000名智驾精英与8000名电动化专家协同作战,打破了传统车企的研发壁垒,实现座舱与智驾的深度融合。
这种组织优势让比亚迪能以极快的速度将创新构想转化为实际产品。同时,比亚迪与华为、英伟达等科技企业的合作,也为其技术迭代提供了强大助力。
战略布局引领未来
从DM-i混动到e平台,从云辇系统到天神之眼,比亚迪每一步都走在行业前沿。如今,它将智能驾驶提升至与动力电池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标志着其从电动化向智能化的全面升维。
这场“豪赌”实则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选择。比亚迪正以技术实力和用户信任为双轮,推动辅助驾驶进入普及新阶段。未来,它是否能继续引领行业,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