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聊起来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那就是丰田汉兰达,这台曾经在中国市场上神一样的车,居然价格“大跳水”了。
想当年,这车火到什么程度?
去店里买车,不仅没优惠,还得加个几万块钱装饰,然后排队等上好几个月才能提车,即便这样,想买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可现在呢?
听说很多地方的终端售价已经降到了二十三万左右,这前后的反差,简直就像是坐了过山车。
很多人都在问,这到底是咋回事?
是丰田突然变得厚道了,还是说,它真的扛不住了?
这背后,其实是中国汽车市场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革。
要说清楚这件事,咱们得先把时间倒回去几年。
那时候的三十万级别七座SUV市场,汉兰达几乎是没有对手的存在。
大家为什么都认它?
原因很简单:第一,它大,空间宽敞,能满足一家老小出行的需求;第二,它省心,丰田的牌子摆在那,质量稳定,开个十几年基本不用大修,小毛病也少;第三,它省油,对于这么大一台车来说,油耗控制得相当不错,后期养车成本低;第四,它保值,开几年卖掉,亏不了多少钱,这在当时被看作是一种很精明的消费。
在那个选择不多的年代,汉兰达凭借这些实实在在的优点,牢牢抓住了中国家庭用户的心,所以它有底气加价,有底气让消费者等。
但是,市场是永远在变化的。
就在汉兰达还沉浸在自己的“王者”宝座上时,我们的国产品牌,用一种惊人的速度崛起了。
这股力量的冲击,是汉兰达始料未及的。
咱们就举两个最典型的例子。
一个是比亚迪,它推出的唐DM-i系列,直接就打到了汉兰达的痛点上。
你看,汉兰达引以为傲的是省油,可比亚迪唐DM-i是插电式混动,在城市里上下班,基本可以当纯电车开,一度电几毛钱,一公里成本才一两毛,这比烧油可省太多了。
跑长途呢,它又能用油,没有里程焦虑,一箱油跑一千多公里轻轻松松。
而且,它挂的是绿牌,在上海、深圳这些大城市,一张牌照的价值就十几万,还不用受限行政策的影响。
动力上,电机的加入让它的加速体验比汉兰达强得多。
这样一对比,汉兰达的省油优势瞬间就不那么突出了。
另一个例子是理想汽车。
理想L系列一出来,直接就给家用车市场来了一次“消费升级”。
它把车里的体验做到了极致,被很多人戏称为“冰箱、彩电、大沙发”。
你坐进理想的车里,感觉就不像是个交通工具,更像一个移动的智能客厅。
后排有大屏幕给孩子看动画片,有车载冰箱冰镇饮料,座椅的舒适度和按摩功能比很多家里的沙发都强。
这种对家庭用车场景的深刻理解和满足,是传统车企汉兰达完全没想到的。
消费者突然发现,原来车还可以是这个样子的,原来花同样的钱,可以享受到这么高的配置和这么舒适的体验。
面对比亚迪和理想这些“新物种”的左右夹击,汉兰达突然发现自己变得很尴尬。
论省钱和牌照优势,它比不过比亚迪;论车内的豪华感、科技感和舒适享受,它又被理想甩开了好几条街。
消费者不再是“没得选”,而是有了太多更好的选择。
当大家手握三十万预算时,会发现可以买到技术更先进、体验更丰富的国产车,这时候,丰田的品牌光环和所谓的“保值神话”,就显得没那么有吸引力了。
所以,降价就成了汉兰达唯一的出路,这不是一种主动的优惠,而是一种被市场逼到墙角的无奈自救。
那么,降价到二十三万区间的汉兰达,现在还值得买吗?
我们也要客观地来看待这台车。
首先从外观上看,新款汉兰达确实比老款要年轻和精神了不少。
前脸那个大尺寸的进气格栅很有气势,配上犀利的LED大灯,整体看起来还是非常敦实厚重,给人一种很强的安全感。
这种设计可能不会让人一眼就爱上,但绝对属于耐看型,符合大多数人对一台家用车沉稳大气的期待。
进入车内,最大的变化就是终于用上了大屏幕。
12.3英寸的液晶仪表盘和10.1英寸的中控屏,虽然在系统流畅度和界面设计上,跟我们的国产新势力还有差距,但最起码让整个内饰看起来不再那么老气横秋,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车内的用料和做工还是保持了丰田一贯的扎实水准,摸上去、看上去都挺舒服。
空间,这依然是汉兰达最核心的优势。
2850毫米的轴距不是摆设,保证了第一排和第二排乘客都能有非常宽敞的乘坐空间,坐姿可以很舒展。
至于大家都很关心的第三排,说实话,它就是一个应急用的座位,适合短途乘坐或者给小孩子坐,成年人长时间坐肯定不舒服。
但它的巧妙之处在于,当第三排座椅完全放倒后,后备箱会形成一个巨大且平整的空间,无论是过年回家拉年货,还是周末去郊游带上露营装备,甚至搬家时拉个小家电,都非常方便实用。
再来说说开起来的感受。
现在主销的汉兰达是2.5升的油电混合动力版本。
这套系统的最大特点不是追求多强的爆发力,而是极致的平顺和省油。
你开着它,动力输出非常线性,不会有任何突兀的感觉,特别适合在拥堵的城市里驾驶,开着不累。
而它最让人惊喜的就是油耗,这么大的一台七座SUV,百公里综合油耗能控制在六升左右,而且加的还是92号汽油。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日积月累下来,这能实实在在省下一大笔钱。
底盘的调校也是完全偏向舒适,过一些沟沟坎坎能把大部分颠簸都过滤掉,保证了车内乘客的舒适性。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丰田的传统强项,那就是可靠性和低廉的后期维护成本。
这一点是经过全球市场几十年验证的,丰田的车就是出了名的“开不坏”,保养便宜,维修网点也多。
对于很多把车当成纯粹的代步工具,不希望在车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的家庭来说,这种“省心”的属性,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再加上像丰田主动安全系统这些配置也成了标配,在安全性上也跟上了主流水平。
总的来看,当价格降下来之后,汉兰达的性价比就凸显出来了。
它可能不够新潮,不够智能,但它在空间、油耗、可靠性这些最基础、最核心的方面,依然做得非常出色。
对于那些务实、看重长期使用成本和可靠性的家庭用户来说,二十三万的汉兰达,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考虑的选择。
当然,现在的市场给了我们消费者充分的选择权,是选择稳妥可靠的传统合资,还是拥抱体验新颖的国产品牌,这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需求和喜好。
但无论如何,汉兰达的这次降价,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由我们中国品牌引领的,更加多元、竞争更激烈的汽车新时代的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