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7月的到来,北京新能源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半年答卷。6月份卖出了14560辆车,同比增幅超过140%,半年一共卖了67152辆,比去年翻了一倍多。尤其是极狐品牌,更是撑起了大半壁江山,占了整体销量的绝大部分。享界S9在高端新能源轿车里也拿下了冠军。看得出来,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市场野心,这家老牌国企似乎在“高端突破+全线扩张”上找到新路子。可不少人都在问,这种逆势飙升靠的是什么?双品牌背后有什么秘密?又能稳得住吗?今儿我就站在自家立场,打开天窗说亮话,扒一扒北京新能源这盘棋到底怎么下的。
极狐带飞总量,享界杀进豪车圈
上半年,北京新能源靠着极狐和享界这双引擎,硬是在市场低迷的时候跑出一条上升曲线。极狐这半年卖了五万多辆,同比增长两倍多,直接碾压一票对手,秒杀行业平均线。10-30万是新能源车的主战场,极狐的增长势头,已经成了这个区间真正的现象级。
说极狐能做到规模破局,根子还在底盘够硬。和宁德时代一起搞的电芯,把故障率做到几乎看不出茬,起火也从没发生过。跟麦格纳搭伙生产,质量管控堪比欧洲大厂。再加上阿尔法T5在碰撞测试里成绩喜人,安全靠谱,有里有面。极光电池更是第一次挤进了国标认证新门槛,能效评级一级。各项技术都是实打实落地,航里程到实际体验,再到家庭用车新场景,全抓住了中国人现在用车的心思。
靠着国企的家底,极狐在信任危机弥漫的新势力领域显得格外稳。让人觉得买极狐不会被坑,追风口还能享实惠。
与极狐齐头并进的,是走高端路线的享界。别看才上市没多久,享界S9一下就冲进了30万档次豪车销量前列。这车最大的牌面其实不是品牌而是“智”。用了最新的华为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续航还能顶到1355公里,技术门槛直接拉高一截。比如华为的投影大灯和全向防撞系统,真不是花瓶配置,实际用起来劲爆得很。再加上车机和手机生态打通,座舱体验黏人得要命。高配车型卖得最好,大部分用户一来就选了顶配,证明大家愿意为智能和舒适买单。这一套组合拳,硬是把一众合资豪车干趴下,占据了市场话语权。
别以为这是简单分蛋糕,其实极狐和享界共享了不少底层技术,互补生态,这才是北京新能源的底气。不单单是两条产品线瞎跑,而是真正实现了技术协同带来的协同效应,别家想学还真学不了。
“做第一”不是口号,是技术底气
很多朋友可能都记得,北汽新能源这些年没少折腾,每一步其实都踩得不虚。早在2018年,北京新能源就拉着全球有名的麦格纳,建了中国最早一批纯电高标准生产线。麦格纳是谁?奔驰、宝马的御用大拿。所以极狐一出生,就带着豪车血统进市场。
说到安全,北汽新能源还真不怕跟别人拼。阿尔法T5那款车,车身高强度钢和铝,比例不用多说,放到一堆同行里,只有人家做到超过八成。车型抗扭刚度甚至能做到同类两倍,比大部分进口都硬。事实也验证了实力,T5在碰撞里拿下行业唯一的“五星+”,S5也当选国内十佳车身。还有那跟宁德时代一块磨出来的电池技术,安全记录做到了“零起火”,业界都得服。极光电池还跑赢了不少检测新标,寿命更长、风险几乎为零,这些都让用户买得放心,不用老是担心电池出复制品。
换个说法,北京新能源是真的把造车工艺和技术壁垒拉到了行业最前头。再讲能耗,极狐阿尔法T5能达成一级能效认证,实际续航不打折,绝不是造噱头的玩意儿。不管是城市代步还是长途出行,续航焦虑跑哪去了?彻底给掐灭了。
更厉害的地方,是北汽早早就融入了智能驾驶大潮。跟华为深度合作、和小马智行搞L4无人驾驶,产业链布局一气呵成。一句话,北汽新能源自己选的这条路,有远见,不折腾假把式,敢喊行业第一也不是吹。
其实,所有的“三高”,最后兜底的都是一个“负责”。品牌一直强调交到老百姓手里的车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种老实人的做派,才是最大竞争力。
新车如雨,丰富阵容才有持续爆发力
热闹的半年数据只是开始,要想长红,拼的还是产品后劲和更新速度。极狐和享界一左一右平衡组合,两条产品线全线铺开,不断拉新圈粉是头等大事。
今年,极狐将一堆新车压在路上。价格范围从十万档到三十万档不等,全面扒拉住各级消费者。有的人爱换电车型,有的人就爱智能配置。极狐应需而变,版本多样化,照顾到不同细分需求。备受期待的考拉新款、小型SUV T1、全能大空间MPV,都蓄势待发。还有自主开发的新电池、新座舱,每一个功能点都会做升级,不断提升产品体验感和质量稳定性。
看高端,享界和华为走得更近,2025年秋天要推旅行款,家庭和长途群体等着抢首发。超级工厂一年可以造至少十二万辆,要是订单再翻,产能随时狗带。车辆选配流程从工厂到用户App一条龙,怎么想就怎么选,组装工艺同步到线下,信息化和定制体验拉满,直接戳中挑剔的用户需求。
技术上,极狐和小马智行正准备大批量上线L4级无人出租车;和宁德时代的新合资,也会保证电芯自产自供,省钱又安全。这些新尝试,为整个产品家族带来新血、加速进化,后劲十足,只要市场一有新需求,立马就能切进来。
极狐和享界也学会了如何和年轻市场对话,不仅做产品,也做圈层。智能社群、开放工厂、数据透明,这套组合拳让客户相信选对了队伍。能有这种高粘性关系,主打的就是“人味”与信任。
说到底,现在谁都想在新能源这个风口抢一杯羹,可不是谁都能真做到技术硬、产品全、生态广。很多玩家花拳绣腿,消费火就扎堆卷价格,纯靠炒作不是长久之计。不像北京新能源,靠底子做事,靠产品讨饭,那叫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后劲从哪来?“卷”完价格拼质量,拼完质量拼信任
新能源车市的拐点早来了。有人只图价格便宜,有人更看重品质,也有人想要科技智能一步到位。北京新能源没盲目跟风,而是坚持走自己的路,表面看是“规模+高端”的双轮驱动,实际上背后是一整套技术标准和生态的组合能力。
极狐把性价比、品质、安全合在一起,让普通人花得起、用得踏实;享界则趁着技术和品牌向上,和合资豪车掰手腕,收获了一批新中产用户。未来不是谁跑的猛就赢,一定是谁能卷出长期信任、不断推陈出新、在每一代车上都稳扎稳打。现在北京新能源可能还只是新赛道上的领头羊,可要真赢到最后,靠的人味、口碑、技术三驾马车才行。
下半年市场风云变幻,但我对这品牌抱有不小的期待。老牌国企新玩法,能不能把硬核产品和用户关心揉在一起,打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新能源神话?咱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